王传福:比亚迪调整步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1:1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丁彬
作为比亚迪总裁,2011年的王传福显然经受了很大压力,比亚迪旗下的三大业务板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了今年比亚迪业绩的低迷。
虽然比亚迪的业务覆盖了IT、代工和汽车三个板块,但现在人们更愿意将比亚迪看做是一家汽车公司,毕竟人们因为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而记住了这家公司。
凭借在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引领着我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虽然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标准皆不确定的情况下,电动车发展开始承受着质疑,但是,技术出身的王传福,更加强调企业家精神,坚定地推进比亚迪的电动车事业,并在私人消费市场难以打开局面的情况下,适时地调整着自己的思路,将电动车推广的重点放在了公交市场上。
对于比亚迪的IT代工业务,王传福并不认为这是一块仅靠廉价劳动力生存的行业。他认为,比亚迪恰恰是通过IT代工,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且,在财务上、技术上、管理上,IT、汽车、新能源三大产业板块互为支撑,是一个和谐共进的产业生态群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迟迟未能出台,纯电动汽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日前,通用Volt的自燃更给行业敲响了警钟。你如何看待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比亚迪优先发展电动公交的策略,是否可以视作一种对当前产业环境的妥协?
王传福:我认为中国发展汽车工业,未来除了走电动车道路,没有第二条道路。美国汽车保有量达到90%以上,每人拥有0.9辆汽车,中国如果一个家庭拥有一部车的话就是4亿部汽车,一年8亿吨的成品油,原油就是11亿吨。2010年国家才进口两三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5%。如果未来汽车都进入家庭,石油达到11亿吨的话,原油的压力就很难解决。从苏伊士、马六甲海峡运输,国际形势稍有动荡,油船无法靠岸,大家就要排队加油了。
因此中国发展能源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发展汽车工业唯一的道路就是电动车,比亚迪要发展电动汽车,这一点对中国尤为重要。
电动汽车的发展要分步实施,我们再仔细地分析,就发现耗油大户中一块是公共交通,一块是私家车。私家车的数量大,实际上运营时间比较短,一辆私家轿车,一天平均运行不到2个小时;一辆出租车运行22小时,一辆公共巴士相当于30台到40台私家车的耗油量。
按照深圳计算,公交系统的耗油量占到深圳总油量的25%到30%,27000辆出租车加上13000辆大巴,再加上14000辆公交,占深圳总车辆的比例不到2%,耗油量和排污量却达到了25%到30%。作为有责任的企业家,如果这一块先电动化,就将大头解决掉了,石油安全解决掉了,城市的污染也就迎刃而解。
我们比亚迪优先发展电动公交,是对目前产业环境的最佳适应。
比亚迪有幸进入到这个行业,就要将这个行业整合好,发展好,我们有50台出租车在去年5月份投放,后来加了250台,现在有300台在运行。从整个运营来看,续航是保证稳定的,没有出现任何一台安全隐患,包括着火、冒烟的问题,单车跑了15万公里,相当于私家车跑了四五年。
日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还未形成气候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平衡新能源汽车与目前的传统汽油车业务之间的关系?
王传福: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并不矛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财务角度讲两块业务的收入可以互相支持;从技术角度讲发展传统车的技术积淀可以应用到新能源车的研发上,研发新能源车获得的新技术可以应用到传统汽车上;从管理角度讲也是一样的,两块业务实际上是可以互补的。请大家给市场一些信心,给政策一点耐心,给比亚迪一些期待。新能源汽车应该用“革命”这种词语来形容,涉及到政策、市场环境、产能的问题,是比亚迪的长远战略。
《第一财经日报》:前两年,比亚迪在传统汽车产业以及新能源领域,投资的力度都非常大。今年,在宏观形势整体趋紧的情况下,这种投资布局给比亚迪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经过这一轮的跌宕,你及你所带领的比亚迪从中积累了怎样的经验?
王传福:作为企业家来说,有梦想,也有压力。前两年国内市场对传统车需求很大,因此我们产能相应增长很快,应该说对市场前景的估计我们过于乐观了,犯了一些错误。今年比亚迪在很努力地工作,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与市场节奏相适应,狠抓品质管理。
压力大的时候,头脑更加的清晰,作出正确的决策,现在就是要沉淀下来,把事情做好。接下来我们会紧跟市场步伐,稳健发展传统汽车业务的同时长远布局新能源汽车。
日报:现在的比亚迪更多的是以一家汽车公司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我们知道,在电池和IT代工领域,比亚迪在行业内同样是领军者。请问比亚迪未来这三大业务板块各自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王传福:在比亚迪整个产业收入里汽车业务大概占到50%,在IT代工领域,在电池领域我们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我们做了十几年的电池、电机,我们对电池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深入,从模组到微电子控制,甚至整个软件体系等,都有很深的积累。
代工对于公司是很好的业务,第一可以获得很多好的技术,很多创新的技术来自于IT;第二可以培养很多的人才,国际化的人才,品质管理的人才。
汽车业务领域,在做好传统汽油车业务的同时,也会一如既往地加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研发。同样,在财务上、技术上、管理上,IT、汽车、新能源三大产业板块互为支撑,是一个和谐共进的产业生态群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日报:在代工板块,传统手机正在向智能机转型,这对比亚迪有什么样的冲击和机遇。目前比亚迪也在大力拓展笔记本代工,如收购了夏新的笔记本业务,意图强化该板块。请问在IT代工领域,未来有什么具体打算?
王传福:我们的电子代工业务一直是稳步增长的,虽然今年的第二、第三季度受到大客户业绩下滑的一些影响,但是第四季度又恢复了。智能手机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在做好传统机型的技术基础上,进军智能机领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我们会陆陆续续跟主流的智能机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为代表的电子代工领域是比亚迪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建立很好的客户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很好的管理团队,形成技术沉淀,同时使我们对电子技术了解得更深,更主要的是为我们的股东带来利益。
日报:作为一家业务多元化、拥有员工近20万人的超大型企业,比亚迪正面临着从“规模快速发展”向“精益化管理”转变的挑战,你及你所领导的高管团队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王传福:我们从事的IT代工领域本来就是国际上竞争相当充分的行业,在管理上、技术上一直按照国际标准,在这个方面我们是有领先优势的。现在我们会以国际标准作为基础,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品质管理。国内汽车行业的增长日趋稳定,我们的经营也会越发稳健。
精益管理的本质是通过消除各种形式的浪费,不断提升价值流效率。精益管理要求减少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对人才的浪费,我们会注重培养很多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从人才储备上建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的日本专家队伍会深入到我们生产的每个环节,去提升我们的过程控制水平,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
最关键的是我们会深度优化我们的激励机制,对于业绩好、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和部门,我们会提供有吸引力的奖励。
日报:从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众多专家的预测来看,2012年的经济形势难以乐观,在这种局面下,明年的比亚迪将准备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
王传福:2012年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具体如何,我们会时刻保持关注,根据最前沿的市场信息,从自身出发,适时调整我们的发展策略。
以前IT代工领域我们过于依赖单一的大客户,后续我们会在手机、电脑、零配件等方面增加一些大客户,以客户多元化降低单一客户业绩下滑的联动风险。汽车业务方面我们会继续推出新车型,不断提高单车的附加值,把更多的科技含量增加到我们的新车型上。接下来我们的电动大巴、电动出租车会陆续在西安、长沙等地上市,配合国家的新能源战略,促进各大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
日报:近几年,比亚迪从低调走向公众,从“新能源概念”变得更为务实,你本人也越来越从“科学家”转向“管理者”。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最遗憾的又是什么?
王传福:因为我是做技术出身的,就会从技术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所以比亚迪对产品、技术创新、企业战略等的方向和定位就会比较准确。摄影记者/任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