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巴Ⅲ”应与中国银行业现状平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3:5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上次参加年会是2010年冬天,我记得当时天气异常寒冷,那时我们都期盼春天能早一天到来,金融危机能早一点结束。又是一年冬天,我们还是没有看到春天的阳光,这场危机还没有看到尽头。
这次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教训,就是我们要好好反思金融体系的监管问题,如何对银行风险、金融创新进行更有效的监管,来更好地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保护存款人和纳税人的资金安全。
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防范下一次危机发生的重要性,为此国际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非常重大的改革。谈到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不久前正式发布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提出的《巴塞尔协议Ⅲ》,不久前G20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式承诺即将实施这一新的资本协议,我们简称其为“巴Ⅲ”。
根据这项协议,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由目前的4%上调到6%,同时计提2.5%的防护缓冲资本和不高于2.5%的反周期准备资本,这样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达到8.5%-11%。总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维持8%不变。
“巴Ⅲ”不仅提出了资本的监管要求,而且提出了流动性的监管要求;不仅强调个体的微观风险,同时进一步强调宏观的系统性风险;不仅强调对于风险静态的资本覆盖,并强调了资本的反周期作用。此外,更加强调要加强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并防范道德风险。
国际金融监管六大趋势
资本监管将进一步扩大对风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可能威胁银行安全各方面。
2010年底,在G20会议全面总结这次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在“巴Ⅰ”、“巴II”、“巴2.5”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巴Ⅲ”,即第三版《巴塞尔协议》。
从资本制度的严格规定,我们可以窥见整个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资本监管将进一步扩大对风险的覆盖范围,不仅要覆盖信用风险,也要覆盖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可能威胁银行安全的各方面,以及威胁存款人和纳税人资金安全的所有领域。
第二个趋势是资本对风险的敏感程度不断加强。不论是“巴II”还是“巴Ⅲ”,都强调了资本应该及时、敏感、准确反映风险的水平。在对风险水平进行科学可靠的识别、衡量的基础上,相应提出资本覆盖。所以,在“巴II”中进一步提出鼓励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内部模型法来判断、识别和衡量风险,进而提出资本的要求。
第三个趋势是进一步提高资本对于风险的吸收损失的能力,就是要不断加强资本的质量。在“巴Ⅰ”、“巴II”中,我们设立了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甚至三级资本。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危机发生时真正需要保护纳税人利益时,那些所谓的二级、三级、债务资本,都难以用来有效吸收损失。所以,“巴Ⅲ”正式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资本的质量,特别是提高核心资本的质量水平,进而提高资本对银行股东风险损失的吸收能力,从而保护纳税人和存款人。
第四个趋势是要求资本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过去危机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在高速创新、高度衍生化、高度资产证券化基础上的高杠杆化。一旦危机发生,公众就会迅速丧失信心,整个银行体系就处于危险中。所以,在提高资本质量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资本的水平,从而增强公众的信心,维护银行体系安全。
第五个趋势是,不仅要强调对个体金融风险的监管和覆盖,同时要进一步强调对系统性风险、经济周期风险的监管,强调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和抵御能力。
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不仅要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约束,还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当局对资本监管的约束,以及市场对资本的约束。同时发挥监管当局、市场和商业银行三方面对于整个风险的识别、判断和约束能力,进而形成维护银行体系稳定运行的合力。
实施“巴Ⅲ”要与国情平衡
实施新标准过程中,要注意实现好几个方面的平衡,才能使新标准更符合中国国情。
“巴Ⅲ”是对此次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也是对适应防范新危机出现而提出的重大改革方向和措施。中国银行业已经融入了全球化进程,中国也参与了国际新标准的制定,我们要承诺认真实施这些新标准。
但在实施新标准的过程中,要注意实现好几个方面的平衡,才能使新标准更符合中国国情,从而推动中国银行业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一,努力实现实施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的平衡。这些国际标准主要是在总结发达国家教训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国银行业有自己的改革发展的历程。所以必须把实施国际标准和尊重中国的国情更好地统一、实施国际标准和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安全统一、协调。
第二,努力寻求实现实施国际标准和维护我国银行体系安全的平衡。新的国际监管标准主要是为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防范新的金融危机。但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的风险、公司治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怎样从中国实情、实际风险以及自己的改革发展历程出发,在实现国际标准同时来维护中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定,值得探索。
第三,努力实现实施国际标准和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平衡。一旦资本要求过高,如果远高于国际水平,必然会抑制、损害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反过来加入我们的资本水平过低,偏离国际标准过大,同样也会影响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市场,也会损害自身国际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求一个更加合适的资本监管标准和资本水平,在实现国际标准同时进一步保护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实现国际标准同时,保持对中国实体经济有效的支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高的标准和资本水平必然会抑制银行的贷款能力,也抑制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而假如资本水平、流动性过低,最后又会威胁到银行体系的安全,甚至发生银行体系危机,对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协调发展带来致命性的破坏。所以,我们也努力寻求在实行国际标准过程中,既更有效地对银行业实行审慎的监管,施行更加有效的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同时保持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是寻求实施国际标准和促进中国银行业创新更好的平衡。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和流动性的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创新的能力,但更有效的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也有利于推进中国银行业转型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有效的资本约束,在这个基础上寻求资产的多元化,来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这也是需要寻求更重要的平衡。
中国银行业还在改革过程中,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国际化竞争和整个实体经济的要求。我们既要更有效实施国际标准,实施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来维护银行体系安全,同时要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提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最后实现既能维护中国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又能支持、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