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抱团挑衅 图谋问题国际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11: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这是一场大变局,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多年后回看2011,我们也许会庆幸,自己见证了这场变局的开端。

  中东剧变。突尼斯、埃及、也门……年初以来,西亚北非多米诺骨牌开始倾倒,卡扎菲、穆巴拉克、本·阿里,一代政治强人或不得善终、或陷于囹圄、或亡命天涯。然而这一切或许才刚刚开始——中东“心脏”叙利亚风雨飘摇,“阿拉伯之冬”随时可能降临。

  欧美告急。欧债危机、“占领华尔街”、伦敦骚乱……向来冷眼旁观世界沉浮的发达国家,始现“后院起火”的慌乱。挪威恐怖袭击,更像是一个冷冰冰的警示:世间已无净土,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亚太躁动。美国高调“重返亚太”,菲越等国闻风起舞,南海问题频频升温。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突然离去,更是给这一地区的未来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无论我们接受与否,新时代正在到来。

  博弈南海

  南海!南海!

  2011年,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越菲动作频频,日印摩拳擦掌,美国虎视眈眈。树欲静而风不止,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策略的中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这一错综复杂的棋局。

  有关分析认为,虽然南海局势看似剑拔弩张,但仍不至于失控。南海争端,实际上是对中国崛起的一大考验。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如何既维护自身的权益,又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关键所在。

  南方日报记者 罗彦军

  今年夏天,原本就不甚平静的南海,风波再起。越南政府先是声称中国巡逻艇骚扰其探油船,后又举行海上实弹演习。菲律宾也不甘寂寞,时而与美国联合军演,时而表演“登岛秀”。而美国则不失时机地高调宣布,将“重返亚太”。一切,都指向亚太地缘政治热点——南海。

  菲越动作频频

  种种迹象表明,越南与菲律宾迫切地想为南海问题“加柴添火”,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5月27日,越南政府发出声明,称3艘中国巡逻艇在南海骚扰一艘越南探油船,不但破坏探油船上的设备,还警告它侵犯了中国海域。事件随后迅速发酵。6月5日,越南民众到中国驻越大使馆门前集会,抗议所谓的中国船只在南海争议水域“侵犯越南领土”行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6月9日表示,当天上午,中国渔船在南沙群岛万安滩海域正常作业时,遭到越南武装舰船的非法驱赶,并导致其中一艘渔船的渔网与在现场非法作业的越南油气勘探船的电缆缠绕在一起,越方船只不顾中国渔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国渔船倒行长达1个多小时。

  次日,越南一家国营报纸便刊登通告,称当月13日将在其中部海岸附近某海域举行持续6个小时的实弹演习,并警告各种船只远离该海域。

  无独有偶,同月28日起,菲律宾与美国举行为期11天的联合军演。虽然菲律宾军方反复强调军演与南海局势无关,但此次演习地选择在距“争议岛屿”最近的菲律宾岛屿,其意图仍然让人怀疑。而在随后的7月20日,4名菲律宾众议员更是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在军方高官陪同下登上南沙群岛中业岛,上演了一场颇为张扬的“登岛秀”。

  种种迹象表明,越南与菲律宾迫切地想为南海问题“加柴添火”,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抱团日印企图将问题国际化

  对于越菲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中国向来的主张是,南海问题是中国和南海周边相关国家的双边问题,反对在多边场合讨论这种双边争议的问题

  然而,单靠越南和菲律宾,依然是“孤掌难鸣”。于是,他们积极开始外交纵横,拉拢“第三方”介入南海争端。

  9月9日,日本与菲律宾两国政府举行了有关亚洲地区海洋安全问题的首次副司局级磋商,把如何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主权主张作为磋商的一个主要议题。9月27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日,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紧密合作。

  同月14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访问越南。对于印度进入南海争议海域开发油气资源的计划,越南表示“全力支持”。此事引起中国强烈反对。

  此外,菲律宾还试图在11月份举行的东盟峰会上讨论南海问题,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不过,东盟成员国对此持谨慎态度,未对菲律宾主张表示支持。

  对于越菲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中国向来的主张是,南海问题是中国和南海周边相关国家的双边问题,反对在多边场合讨论这种双边争议的问题。

  美国加紧“重返亚太”

  南海海域争夺涉及国家众多,通过在南海争端中打入一个“楔子”,美国可以直接影响中国—东盟关系,削弱和限制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东盟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为“重返亚太”打好前哨

  说到“拉帮结派”,美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事实上,在南海问题中,美国的身影处处可见。

  6月,美国联合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6个东盟国家,在马六甲海峡等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紧接着又与菲律宾在南海进行海上演习;还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在濒临南海的海域演习。7月,美国与越南举行海上演习。

  10月21日至28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出访印尼、日本和韩国,其间强调美国将加大在亚太的军事部署。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澳大利亚宣布,美国将从2012年开始在澳北部驻扎250名海军陆战队员,未来驻澳美军总兵力将达到2500人。

  显而易见,美国正在大举推进“重返亚太”。从伊拉克撤军后,美国耗资巨大的反恐战争开始进入尾声,使得其军事战略得以重新调整。专家认为,南海海域争夺涉及国家众多,通过在南海争端中打入一个“楔子”,美国可以直接影响中国—东盟关系,削弱和限制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东盟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为“重返亚太”打好前哨。

  中国积极调整思路

  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在挑起事端后往往又凭借小国的身份,装成被欺负的模样,寻求国际舆论的同情,且往往奏效。如何处理这种精确的“政治算计”,对中国而言相当重要

  美国重返亚太、东南亚国家抱团、日印插手,南海问题考验中国的外交智慧。

  9月3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结束访华,为菲律宾带回130亿美元的投资和20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技术援助;然而同一天,菲政府即宣布将从美国购买巡逻舰部署在南海。9月7日,又决定将49.5亿比索(约合1.17亿美元)用于购买直升机、军舰等,加强“保卫”南海海域油气资源。

  9月6日,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河内举行。关于南海问题,双方强调要从中越友好大局出发,加强深入沟通,有效管控分歧,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共同维护南海稳定。但仅仅时隔一周,越南便表示支持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进入南海争议海域开发油气资源。

  专家分析,当今东亚国际关系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政治、经济的分离互动。一方面,菲律宾、越南力图维持和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试图在政治安全方面维护既得利益,甚至不惜破坏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中国以经济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策略,可能会促使这些国家在政治安全方面强硬,以作为外交筹码获取来自中国政府的经济援助。

  与此同时,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在挑起事端后往往又凭借小国的身份,装成被欺负的模样,寻求国际舆论的同情,且往往奏效。如何处理这种精确的“政治算计”,对中国而言相当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在积极调整思路、主动出击。12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与越南新领导层就南海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都积极评价今年10月阮富仲总书记访华时同胡锦涛总书记就妥善处理南海争议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所签署的基本原则协议。一致表示要共同努力,切实维护南海稳定。作为2011年中国外交的收官之作,我们有理由期待,来年,中国将采取更为灵活、主动的外交策略,向着“负责任大国”的目标稳步前进。

  专家点评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学者张明亮:

  建制度化沟通渠道解争端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风波,部分原因在于南海议题在各自国内具有“政治提款机”的功效。南海问题事关主权,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或为选票、或为政权合法性,时不时会以此为抓手,祭起民族主义大旗,争取民众的支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国内存在政治需求,类似的争端便不可避免。

  美国“重返亚太”已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必然会寻求多渠道牵制中国。除了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国也是美国争取的对象,美国防长帕内塔访问印尼时承诺帮其升级日渐老化的军事硬件便是例证之一。

  不过,南海问题依然处于可控的范围内。毕竟,南海周边环境、东南亚地区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随着近10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深入,各方互信基础扎实,沟通渠道畅通。

  那么南海问题有无解决或缓解之道?事实上,相关国家可以从低敏感领域合作开始,扩大共同利益,实现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温家宝总理11月在印尼巴厘岛出席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时宣布,中方将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逐步形成中国-东盟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这种做法便是很好的尝试。此外,虽然中、越、菲等国领导人每次会面都会谈到南海问题,但始终缺乏日常的专门渠道。因此,相关各方可以尝试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渠道,推进低敏感领域务实合作以达到最大化共同利益的目的,从而缓解南海局势,淡化南海议题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互信关系中的负面作用,为最终解决南海议题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