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底部观察正当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1 01:4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主力操作与思维逻辑(2)

  金学伟

  不知不觉本栏目已有3年了。按我最初想法,这个栏目只写2年。一来我认为一份报刊需不断发掘和培养新作者,否则会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二来我以为2年、50篇的篇幅已够将我20年来所思所得的主要部分写个大概。孰料3年下来,竟然发现还有更多的内容没涉及,包括各种各样的价值评估与价格定位方法、完整而系统的技术分析体系所包含的各个层面和侧面、基本分析与基础分析的几个主要分支等,真要写,每一个大类都足以写上一年左右,因此我还是决定在2011年内,以本文来结束这个栏目。

  二、交易成本律。

  交易成本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对散户来说,正常情况下的交易成本就是来回车马费加1%的价格变动就差不多了。而对大资金来说,一进一出产生的冲击成本十分高昂。高到什么程度?以1999年“5·19”行情为例:这波行情是场外集团资金发动的。这批资金于三四月开始作试探性买入,“5·19”开始大规模动手,至1500点附近开始震荡撤退,整个行情的时空节点踩得非常准。而当时场内机构都一致看空,平均持仓比例约50%,真正大规模杀入的点位是1400点,《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之后。按理讲,这样的市场背景是最有利于大资金操作的,因为在他们建仓时,很少有人跟他们抢筹码;而在出货时,高位接盘又非常踊跃。但即使如此,从1047点到1756点,大盘涨了67%,而其平均盈利根据笔者当时的抽样调查,也就30%多,剩下的30%都变成了买与卖之间的差价成本。

  如此高昂的冲击成本会产生什么结果?很简单,它会使主力将15%左右的调整置之不理,除非他们已不再想持有这个股票了,否则,一进一出的交易成本将大大高于持股不动。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经验公式:凡是主力没有放弃的股票,其最低收盘价一般都不会低于最高价的15%,否则,就意味着主力已彻底放弃了该股票,除非有第二拨主力接手,否则就不会再有新高。

  把这一定律用在大市中的意义更加重大。

  1.任何一波幅度达15%的调整,我们都应考虑它是否是一轮更大幅度调整的前奏。因为股市下跌不是隔壁王大妈在抛的缘故,也不是楼上李大爷造成的,而是主力抛售的结果。能够为一波15%的调整而抛售,一定有诸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因:或是主力虽然看多,但实际上力已不逮;或是他们内心真实感受要比他口头上说的差得多。

  2.一波调整真能跌到主力预期的点位,那么,这个点位肯定不是底。因为主力买卖的冲击成本决定了他们会提前开始建仓,如果市场真有上升动力,这个点位肯定不会到达。真的到达了,表明市场根本就没有上升动力。

  3.真正的底部肯定会高于主力预计的最低点。每一轮调整总是这样:刚开始人们对调整的性质与力度总是低估的,这是因为市场的梦包括主力的梦还没做醒。但经过几个轮次的下跌后,调整就会深入人心,一切合理的分析预测都会置之脑后。这时的市场往往会朝最坏的角度去预计大盘的下跌目标,各种各样悲观的预测都会浮出水面,这时我们就能根据主力的交易成本来确定底部的观察点位了。我的经验非常简单:搜寻一下较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最悲观的预测点位在哪里,然后乘上1.3,作为底部观察点;再计算一下平均的预测点位在哪里,乘上1.15,作为底部的观察点位。

  看几个实例吧。2005年,跌到1000点时,某著名投行发表了一份报告,预言大盘将跌到750点,这是当时全市场有影响力的最悲观预期,乘上1.3就是975多点。同时,还有预期1000点、850点的,平均下来大约就是860点,乘上1.15就是990点。而最终大盘在998点见底。

  2008年的1664点也是这样。当时最悲观的预期是1200点,乘上1.3就是1560点;还有预期1600点、1500点、1300点、1700点就是底的,乘上1.15就是1667点。最终在1664点见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很简单,越是熊市末期,卖出的冲击成本越高,因为成交量极其低迷;越是行情初期,买入的冲击成本越高,因为成交量不大,但买入意愿则十分强劲。由此就造成了主力看空却不做空,仓位较轻的反而看空而做多,因为这时买入的冲击成本为零甚至为负。看起来比见底后买入要套住10%至20%,但把冲击成本考虑进去,反而是一件大大划算的事。

  知道这一点,再去搜寻一下目前较具影响力的最悲观的预期是哪个点位,平均的预期是哪个点位,你就可知道:2100点是个重要的底部观察点位。

  三、预期决定律。

  主力对行情预期大小决定了他们在底部的操作手法。预期有大行情可能的,就会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买。因为对大行情来说,即使买得慢了一点,损失掉20%的空间也是可以容忍的,而筹码则是宝贵的,不能轻易丢失。因此,当预期有大行情时,手法再凶悍、再不规矩的主力,都不会轻易拿手中的股票去做震仓、洗盘等勾当,其股价表现也会体现出不温不火状态,反映在K线组合上是一种紧密型结构,即一条条K线的排列都非常紧密,不会时而上涨,时而下跌,一个向上的跳空缺口后是一个向下的跳空缺口。

  预期没有大行情的,牺牲掉10%的上升空间也许就是一个大错误。因为丢掉了这个空间,很可能就丢掉了一个机会或盈利空间。这时,一些不那么规矩的主力集团就会玩弄快速杀跌、快速漂洗、快速抄底的花样。唯有这样,它们才能快速地制造出盈利空间,快速地拿到较多的低位筹码,获得相应的利润。

  以大盘来说,沪深股市有过多次这样的底部杀跌:1995年4月27日至28日;1997年9月22日至23日;1998年1月13日、8月17日……2011年8月的2437点,每一次底部杀跌带来的都不是什么大行情,小则仅仅是一次短暂反弹,大的也就是一波次级反弹。

  个股方面,除了2001年前会出现底部杀跌、挖坑,然后走出惊天大行情的牛市,自机构主力资金成为市场主体、独自坐庄被禁止后,这样的股票通常都是昙花一现的伪牛股。因为主力对行情的预期决定了他们在底部的操作手法。由此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底部会上蹿下跳的股票,上涨时需考虑卖出而非追涨。底部形态坚实,表现平稳的则可考虑持股或追进。

  四、充足理由律。

  散户常常会根据K线、形态、消息等做股票,但具有高昂冲击成本的大资金不行,因为一旦出错,他们就变成为他人发红包的主,完了还被人骂一声傻帽。所以大资金在决定进入一个股票前,一定会考虑理由的充分性——即便是大成基金,如此荒谬地豪赌重庆啤酒,也是有其充足理由的,只是这种理由晒不得太阳或经不起实践检验。一只大牛股,需要一拨一拨的主力轮番进场拉抬,才会真正成为大牛股。而要能吸引一拨一拨的主力轮番进场拉抬,这股票的上涨理由一定得非常充分。彼得·林奇规定他的研究员向他推荐任何一只股票,一定得列出5条理由,且这5条理由一定能在5分钟内讲清楚,道理就在于此。因此,当我们看到一只强势股蹿起来时,考虑一下其上涨的理由是什么,然后再决定是追进还是放弃,通常是有好处的,它可避免我们少犯很多错误。

  当然,充足理由律运用不好,也会有些害处,尤其大盘牛市末期和调整初期,能够支持调整的理由总会显得不那么充分;相反,在调整末期和牛市初期,能够支持上涨的理由也不会非常充分,除非你是完全从价值角度出发,否则,是很容易造成该卖的时候不卖,该买的时候不买。股市中,抄底和逃顶的主力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此。

  不要以自己的财力衡量行情,不要以自己的处境判断市场,不要以市场的预测去预测市场,尤其不要以主力的说法来指导操作,因为他们做的和说的,甚至与他想的往往不一样。更何况主力也不是神,看错行情乃家常便饭。

  (作者为金证导航技术暨运营总监,邮箱:1392756984@qq.com)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