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价改革试车 广东上演“三龙夺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1 00:3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何清 2012-01-01 00:31:37
旨在让公众享用充足、便宜的天然气供应的改革,终于在2011年年末启动。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6日起,在广东广西两省区试行天然气价格改革。
按照试点方案,未来两省区天然气价格,不论气源地及其成本,凡进入广东的天然气均施行2.74元/立方米门站销售价格,进入广西的执行2.57元/立方米;此外两广地区天然气价格将与上海进口液化石油气(LPG)和进口燃料油价格挂钩,一年调整一次。
“气价改革试点只是第一步”,广东能源业界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12月30日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后广东省政府将依托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对三大石油央企在广东市场的资源供应进行调控,“谁给的资源量多,谁就将获得管网公司更大比例股权,也就能更多获得广东天然气市场份额”。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民用天然气的消费潜力巨大,广东天然气市场格局的变化,对“三桶油”在全国天然气市场上的位次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以广东为试点的改革,可望引发三大石油巨头的激烈角逐。
“在气价改革之下,三桶油成本、价格的竞争,最终得利的是广东的消费者”,上述知情人士称。
“三龙夺珠”游戏
过去国内气价是成本加利润的成本法,每条天然气管道都执行自己的价格体系(即“一线一价”),这导致国内天然气销售价格千差万别。
“仅在深圳,中海油天然气销售就有多个价格——供应深能源的澳大利亚天然气售价不到2元/立方米,而供应深南电的卡气售价却超过了4元/立方米。”上述广东知情人士说。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掌握气源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更愿意将资源在销售合同允许的范围内向价高的地区集中。当气源无法满足市场突发需求时,它们也不愿意将资源从高价区向低价区返输,因此每年冬季天然气需求旺盛时,一些低价区就难免发生气荒。
而按照改革后新的定价机制,气价将与国际燃料油和国际市场LPG挂钩,国际价格动了,国内价格也就动了。
“这就是市场化,市场化是指价格由竞争产生,由于国内目前不具备竞争的条件,因此试点设计的方案是与国际市场挂钩。”一位天然气领域的分析人士说。
由于气价改革试点已确定广东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2.74元/立方米,“三桶油”将不得不在资源供应量和成本上动脑筋。
“比如中海油,2010年前它是广东最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商,但它的资源主要靠进口,而且进口的卡塔尔天然气进口成本就接近4元/立方米,将来怎么在广东卖”?上述知情人士说。
相比之下,中石油旗下西气东输二线(简称西二线)进口的中亚天然气到达广东的成本,虽略高于2.74元/立方米,但因中石油控制着全国天然气市场的70%以上,亏得起。
“这样竞争的结果,是广东的居民、用户得利。” 中金公司行业分析师关滨说。
而在此之外,广东省政府又设计了另一个的装置,来刺激“三桶油”的竞争。这就是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这个筹码。
广东政府的管网谋略
目前,广东在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仅占国内总消费量的1/10。2010年广东全省天然气总消费量仅为90亿立方米。
“这是资源不足造成的,广东绝大多数城市均未普及民用天然气。更多的居民不得不扛着液化气罐四处找气”,上述知情人士解释说。
据介绍,自1990年至2002年起,广东的液化气(LPG)消费总量年均增长达到25%。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常年进口LPG,2005年时进口量占到总消费量的83%。“目前国内近70%的LPG是在广东消费的。”
庞大的市场,成为广东省政府敢于强势的筹码。根据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规划,2015年广东省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约43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约600亿立方米。
为此,管网公司将在2020年前投资458亿元,建设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管线总长约3200公里、年输气能力达600亿立方米的大网络。这将是未来覆盖广东全省的唯一一张天然气管网。
“广东拥有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来源,市场对气价的承受能力最高。广东省政府的强势有充足的底气。”关滨说。
目前,广东省政府已经确定,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股比原则上每五年调整一次,在确保代表广东地方利益的粤电集团相对控股的前提下,按前五年各方进入省主干管网的供气量总量所占比例为测算基准确定各方股比;调整股比后由各方与省管网公司签订协议,约定未来五年的供气量不少于作为测算基准年(五年)的供气量,并设定相应约束条件。
在最近5年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新架构中,粤电集团持股28%,为第一大股东,中石油持股26%,中海油和中石化分别持股23%。
“广东在建立一张‘开放+保民生+有竞争’的管网,省内主干网对供气商开放,再根据各自对广东供气量的大小,定期调整供气商们在管网中的股权比例,刺激他们的竞争,”关滨评价说。
关滨分析,随着管网公司股权构成原则的确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将不得不为了自己在广东的市场份额上演“三国杀”。
“国家通过与国际市场挂钩来调节供气商们的销售价格,逼他们在成本上动脑筋,广东再用这个管网模式刺激他们的供应竞争,既要供得多,又要供得便宜。”一位广东石化领域的观察人士认为,这是广东气价改革试点的一个亮点,甚至不排除未来成为全国推广的模式。
“三桶油”的牌和算盘
不过,在广东省政府的强势博弈下,面对气价改革试点带来的利益变局,“三桶油”也有各自的算计。
因为供气价格高昂而看上去在改革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海油,并未失去底气。在中海油人士看来,未来“三桶油”在广东的竞争并不仅仅是成本,更重要的是资源量的满足。
“西二线长达数千公里,跨越近11个省份,中石油不可能精准地满足广东的需求,而我们的进口气却距市场近,因此未来的胜负尚难预估”,有中海油广东人士就表示。
他指出,目前卡塔尔天然气的价格是比较高,但未来十年内国际气价很可能会继续上升,因此中海油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成本与中石油较量。
“目前(中海油气电集团)总部正在全球收购液化天然气(LNG),为的就是巩固自己在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地位,我们不会计较短期得失的”,他说。
而中石油也有自己的牌。在气价改革启动前,它就在兴建深港支干线。这是西二线的配套工程,它从韶关进入广东,经深圳抵达香港。中石油计划每年供给广东和香港160亿立方米天然气。
“目前输往广东其他地区和用户的60亿立方米资源,我们肯定还是要依托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12月31日,中石油总部一位人士表示。
在一位中石油广东人士眼里,这是中石油未来制衡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一个重要筹码,“因为深港支干线基本上覆盖了珠三角,因此中石油通过这条管道,再修建新的管道并不难。如果中石油将来失去在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最大供应方的地位,我们随时可以新建管道。”
但也有业界人士指出,中石油要想摆脱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另起炉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广东新建天然气管道成本太高,这不仅指征地费用等表面成本,还有地方利益的协调。如果没有离开了广东管网公司成规模的天然气管网,即将投产的西二线在广东每年销售100亿立方米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完成,更不要说未来向香港送气。”这位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