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文化建设让贵州尽显生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3 05:30 来源: 经济日报

  文化产业强劲的势头,不仅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而且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预计2011年全省旅游收入达415亿元,比上年增加29%。

  文化实力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强”起来

  2011年10月22日,在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省委确定了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基本建立文化产品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要素繁荣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努力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2020年前文化产业成为贵州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省委书记栗战书强调,要把贵州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说,要深入挖掘贵州文化资源,让百姓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起来。

  通过近6年文化体制改革,贵州先有跨省联合旗舰——贵州新华文轩落户各地,再有新组建的广电、报业、期刊、演艺4大集团公司,一批省直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深化转企改制,全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产业迅速发展。

  同时,通过塑造“多彩贵州”文化符号,利用国际国内省内多重商业平台、会展经济、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培育民族文化产业的理念正在付诸实施。“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历经7年锤炼分别获得第七届“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城市品牌奖和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年度社团文化贡献奖。

  先进文化在市场经济中“新”起来

  2011年7月25日至8月12日,以赫章夜郎歌舞团30多名演员为班底,以贵州省文化演出有限公司为出品单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多彩贵州·黔印象》在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11个沿海城市进行了10多场商演。贵州省文化演出公司经理彭阳说:“我们与赫章夜郎歌舞团合作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演出市场发展、新作品产生的氛围和环境,整合好贵州现有院线资源,形成与外省演出场馆、演出商的项目良性互动,输出贵州节目的同时,也引进更多更好的域外艺术商品,为贵州文化市场化带来效应和商机。”

  两年来,贵州省200多件文艺精品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戏剧奖、全国戏剧群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音乐群星奖等大奖。与之相应,演艺、文学领域少数民族人才辈出。贵州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圻说:“文化系统的主力军通过体制改革,在这一年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批艺术院团,从国家统包统管、等靠要的事业单位转身成为市场化的演艺企业,正朝着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贵州形象在走向世界中“亮”起来

  几年来,贵州省以《多彩贵州风》为载体,拓展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踏访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法国、韩国、加拿大、美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中意建交40周年“中国文化年”活动。2012年2月受文化部派遣,《多彩贵州风》将代表文化部踏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贵州民族文化高频率亮相国际舞台,加快了文化“走出去”步伐,提升了文化的对外影响力;面对贵州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形势,贵州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努力搭建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和服务平台,坚持“多出进好”,为推动贵州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

  随着一批反映贵州人精神、贵州经济社会转变的典型人物、文艺作品、影视剧目等“走出去”,贵州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贵州的步伐更加矫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