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洋品牌"专供奶": 谁该警醒谁该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3 14:5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之世象评弹

  □张楠之

  记者调查发现,“纽瑞滋”等多个洋品牌奶粉实为华人在海外注册加工,专供中国市场,在当地不销售也无知名度。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崇洋”心理泛滥,此类洋奶粉应运而生。(1月1日《新京报》)

  在经历三聚氰胺等事件之后,国内奶粉品牌的信誉受到严重冲击,许多人纷纷转向洋品牌,只要是洋品牌,价格再高也无所谓,甚至是越高越买———买的其实就是一个放心。既然洋品牌的奶粉炙手可热,既然挂块洋牌子就可以获利颇丰,那么,在促使国外大品牌加速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吸引到一些小牌、杂牌甚至是“伪洋品牌”,也就难免了。

  国人对洋品牌的追捧,最热的时期其实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彼时,市场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巨大,而国内企业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甚至连产品都无法提供,所以,那时对洋品牌的追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甚至一些国内品牌,在创建之初,也大都倾向于起一个带有洋味的名字,以此表明自己的不凡,谋得一些市场份额。

  但是,经过三十多年市场经济洗礼之后,很多国产品牌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根基,而且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现在知名的国产品牌,绝少是有个“洋名”的。这说明,一个品牌之所以能站住脚,既不靠品牌是“中”还是“洋”,也不靠名字是“中”还是“洋”,而是靠质量、靠服务、靠信誉。而且,近些年,在很多领域,国产品牌的产品与洋品牌的产品在质量、服务上已经相差无几,甚至做得更好,加之国人支持国货的心也日渐浓烈,可以说,国产品牌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可惜的是,在国产品牌局面大开,越来越受到国人喜爱的情况下,一些国产品牌,尤其是一些食品领域的国产品牌,却没有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断冒出的质量问题,将其一再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而拙劣的危机公关,更是让其信誉一降再降。

  如果没有质量问题,而且进入国内市场的渠道也是合法的,这样的“专供”品牌监管部门是没有理由进行查处的,只能由消费者自己对其进行取舍。制造一些专供中国市场的洋品牌奶粉,或许既没有法律上的问题,也没有质量上的问题,但其对消费者对洋品牌追捧心理的利用,却实实在在地伤了消费者的心,至少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国外不知名的品牌都能受追捧———虽然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国内的知名品牌们不觉得脸红么?出现了问题,不是怪奶农就是怪饲料———问题的源头或许真的是在奶农或饲料上,但既然消费者既不直接从奶农那里买鲜奶,也不直接吃饲料,那么,作为最终产品的生产者的企业,就对产品的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消费者要的就是一个放心,而放心来自企业的责任心,让消费者放心,就是给自己一条生路,把产品做好,真的那么难吗?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