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段刘文:绝对独立的创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14:03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虽然不想借助父亲段永基的资金和人脉,但在创业过程中,段刘文会针对一些问题与父亲做沟通,与父亲这种亦父亦师的关系,反倒对他的帮助更大。

  文/张志峰

  (本文经《接力》杂志授权)

  2009年,苏州汉朗光电公司创始人、总裁兼CEO段刘文为了融资跑了20多家VC,碰了很多壁,他在VC挑剔的目光下不断地修改方案,终于取得了突破。软银在看了段刘文提交的商业计划书后,提出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段刘文与团队连夜修改完毕,第二天早上6点,他就坐在软银的办公室门口等着,不知不觉间竟然睡着了。软银的人一来上班,看到他睡在门口,感到奇怪。段刘文对他们说:“问题我们已经连夜解决了。”他的诚意和专业打动了软银,第一轮融资成功了。

  段刘文是有“中关村村长”之称的段永基的儿子。汉郎光电第一轮融资时相当辛苦,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开口向父亲要钱。由于父亲的人脉,当时也有人主动提出要帮段刘文融资,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整个创业过程中,段刘文有条原则:凡是跟自己家沾上点儿关系的人,他们的钱就坚决不要。这个原则看似不像出自一位精明的商人,但段刘文有自己的观点:“生意就是生意,VC的钱也不是自己的,他们后面还有LP(有限合伙人)。VC像秃鹫,眼睛盯着回报,如果你不能给他创造价值,他不会管你是谁。中国人做生意讲究私人关系,西方人做生意注重法律合同。在这点上,我的理解是做生意应先理智客观地选择商业伙伴,而不要把私人关系掺杂进来,但在日后的合作中要与对方发展良好的私交,这样的合作既稳固又理智。”

  追逐自由

  段刘文谈吐间颇有几分北京“侃爷”的风格,但在谈及创业辛酸之余,他还喜欢谈谈他对慎独的认知,他称这是他的人生准则。“慎独自律”是段永基送给儿子的。不过,从段刘文创业之前的经历看,他喜欢自由远甚于父亲的这四字赠言。

  高考完,段刘文的父母决定把“出了名的调皮”的他送到军校去。他们希望正规化和军事化管理的军校生活可以改造纪律观念淡薄的儿子,并让儿子得到特殊、积极的体验。就这样,段刘文来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大学前几年,与父母的初衷相反,段刘文非但没被约束住,反而更肆无忌惮地追逐“自由”,以至于他第一学期就背上了六次处分。军校规定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9点半熄灯,周末只能10%的学员外出。为了逃避这些约束,段刘文数次翻墙擅自外出,结果在墙根底下被抓住三次。事先没有“踩好点”是重要原因。重庆是山城,有时爬上墙头才发现下面是悬崖,只能再溜下来。段刘文因此也得到了人生第一条宝贵经验:做事情不能只想到出发点,还要考虑好落脚点。

  庆幸的是,段刘文并没有被开除,“我篮球打得好,还有利用价值”是重要原因,身高近1.9米的他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现在回想起来,段刘文承认在一个能约束自己、纪律严明且目标明确的学习环境中历练,对他确实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的后两年,他改掉了散漫的个性,并逐渐养成了责任心、忍耐力和团队精神。大学毕业后,段刘文进入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准备开始父母所期望的“段一刀”的职业生涯。

  然而,医生这种稳定的职业并不符合段刘文的愿望,从医两年后,他选择去美国的一流商学院沃顿商学院上学。之选择沃顿商学院,是因为段刘文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已在沃顿上学。当时,备考时间很紧张,段刘文压力很大,但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了自己在高压下是能迸发出潜力和韧劲的,这与军校的磨炼密不可分。两个月里,他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如愿地进入沃顿商学院。

  独立创业

  2007年,在沃顿商学院读完第一年后,段刘文假期回国与朋友小聚,大家聊到一种“多稳态液晶”技术—液晶屏幕在断电之后依旧能够保持之前的图像不变,这让段刘文认为这就是好的创业契机——有好的技术、巨大的市场潜力、优秀可信赖的团队。段刘文决定让朋友先在国内筹建公司,着手开发“多稳态液晶”技术,而他则回美国完成第二年的学业。为了即将到来的创业,段刘文特意选了风险投资(VC)、公司财务、创业、法律方面的课程。

  沃顿商学院的毕业生在华尔街很抢手,段刘文的很多同学都拿到了顶尖投行的职位,他们对于他回国创办个小公司不是很理解。但段刘文却认为,对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从事自己喜欢且有激情的工作,这样即使异常艰辛、劳苦,但可以在工作中享受乐趣,甚至从创业中产生一种神圣感。“一定不能将高薪作为奋斗目标,不能只为钱而工作,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断努力,金钱会以对你商业智慧充分肯定的方式最终获得。”段刘文说。

  决定回国创业的前后经历让段刘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并敢于面对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挑战。此时,“慎独”才开始从父亲的赠言变成他的人生体验,“慎独是对内在欲望的挑战,人在面对自我时,总是用最柔弱的心溺爱自己、宽容自己,甚至放纵自己,在自我欲望面前,人的意志似乎不堪一击。”段刘文说。

  创业是艰苦的,对于段刘文来说,他其实有着外人看来得天独厚的条件,父亲段永基是中关村的行业领袖,在政商两界都有深厚的人脉关系,他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力量快速上路,但他却选择一条与大多数创业者一样的路—尽管艰难,却绝对独立。

  段刘文的绝对独立的创业逻辑自有其道理,按正常商业规则能做成的事,为什么一定要想着托关系、走捷径?是项目不够好,怕自己能力不足,还是不愿承担压力?

  慎独中的“独”包括自立,也就是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无待于外。外在条件不可强求,可求在己,故为“独”。在外人看来,企业家二代有着得天独厚的事业条件,但这也可能反倒成为一种障碍,段刘文要成为彻底的“创二代”。

  最初,汉朗光电只有五个人,四个工程技术人员,加上段刘文一个管理人员,财务、人事、公共关系、市场、业务拓展等各个方面都要管。公司的启动资金很大一块来自于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基金的资助。

  2009年,在从软银成功融到第一笔钱后,汉朗光电的发展相对从容了一些。段刘文用融到的第一笔钱,投入产品雏形的研发中,然后拿着产品雏形接触更多的VC以寻找第二轮融资机会。2010年,第二轮融资时,汉朗光电的产品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这时,段刘文开始更多地和大型机构投资者、世界500强打交道。

  如今,汉朗光电拥有多项世界最先进的多稳态液晶技术的专利,是全球唯一能够做出多稳态液晶技术产品的公司,其多稳态液晶技术已经应用于黑白电子书(E-book)、电子货架标签(ESL)、电子报纸显示器(E-newspaper)、信息屏(Information Board)等诸多领域,产品也得到不少跨国公司的青睐。2011年,汉朗光电展开第三轮融资,市值近5亿元。

  在绝对独立的原则下,创业四年取得如此业绩,可谓不俗,但段刘文始终谨记父亲告诉他的中关村盛传的一句话: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来,就会出现一家公司;太阳落下去,就会倒闭一家公司。这句话不断地提醒他,要明确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对于创业这件事,必须谨小慎微,作为初创型企业,只要踩空一步,就会万劫不复。”

  谈到汉朗光电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段刘文的回答很直接—境外上市。

  超越父辈

  段刘文虽然不想借助父亲的资金和人脉创业,但在创业过程中,他会针对一些问题与父亲做沟通,与父亲这种亦父亦师的关系,反倒对他的帮助更大。

  “我父亲对我的帮助不是给钱,钱毕竟是有限的,他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教给我,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段刘文在沃顿商学院读书时,觉得自己很出色,但段永基很快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做生意没有教出来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真本事。”言犹在耳,段刘文很快便吃了一次大亏,父亲建议他请律师看一份很重要的合同,但段刘文觉得自己看没问题,结果被狠狠地“黑”了一次。

  “我相信父亲曾在这方面吃过亏,不然他不会如此提醒我。我在创业阶段碰到的问题,绝大部分是他碰到过的,他的这些经验对我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但我父亲就是这样的风格,他不会强迫我完全听他的,也不是手把手地教我该怎么做,而是让我去尝试。”

  当被问及是否是父亲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段刘文的经历,他补充道:“我父亲总是说你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不会限制你,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具体怎么做,我们可以交流,但自己选择的道路就不要后悔,这是你的选择,相应的责任要自己承担。”

  或许就是这种相对开放的教育氛围,养成了段刘文独立、自信、敢于尝试、勇于承担责任的性格。子女的第一个偶像通常都是父亲,段刘文也如此。但他并没有考虑未来是否接父亲的班,他更想证明自己,甚至超越父辈。“要超越父辈,除非把企业做成世界500强,这样会很累,而我一想到这个目标就会非常兴奋。”

  段刘文认为,相比老一辈企业家,二代所处的经济环境更开放,成功的机会也更多,关键是把心态摆正,脚踏实地,戒慎于细微之处,还要经得起诱惑,专注于长远的目标。“父亲创业二三十年,而我才创业四年,有90%多的东西我还没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父亲问我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把报纸上看到的说了一遍,父亲则很透彻地指出,这涉及到民生,甚至一国的基础制度。这让我感觉到自己学过的东西都是皮毛,必须深入到企业的微观实践中才能看透问题的本质。”

  段永基是一代企业家组织—泰山会的核心人物,如今段刘文加入了“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并成为北方联络处负责人。比较这两个组织,段刘文认为,泰山会的会员是在各自领域已经成功的人,而接力中国的会员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但各自都存在不同的风险,关键在于能否始终坚持理念和目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