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南洋移民小镇是如何被保护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20:38 来源: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文 | 蒙太奇
“新城发展得再快都不要紧,我的孙辈仍然可以随时知道爷爷的爷爷是怎么生活的”
(接上期:在一家名叫“海峡”的民宅的住宿经验让我彻底明白,槟城人不仅是重视名人故居,而且重视、珍惜祖辈留下的一砖一瓦。)
房子的主人叫狄,三十多岁,土生土长的槟城人。他的祖上19世纪末因为战乱和饥荒,和乡亲们结伴逃难至此,以木器制作为生,后成为当地有名的木匠。这栋房子建于1916年,其曾祖父便在这里出生和故去,房子的结构和摆设尽可能保留了当年的生活形态。
以专业眼光来看,我十分惊讶于这栋百年老宅竟可以如此和谐地保留了原有风貌,又兼顾了现代设施的便利性。其改建的手法之隐蔽、巧妙,哪怕是业内人士也未必能做好。而狄正经的职业是电子产品销售,老宅出租只是他帮家里打理的副业。
狄对于我的疑问摆手笑答,我哪里懂得这些。和很多老宅的拥有者一样,他是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改建的。为了回应我的好奇心,狄热情地抱出一堆资料——他两年前改建老宅时,政府派人培训他的学习资料。
原来在乔治镇,不光是蓝屋这样的知名建筑,任何一栋无名老宅,都被政府重视和关注着。在过去几十年中,政府一直致力于“修旧如旧”,并积累了很多经验。
早在狄的父辈一代,很多槟城人就离开乔治老镇,搬去十几公里外的新城生活。老宅成了鸡肋,放之无用,弃之可惜,基本都是成年荒废着。另一方面,过去十几年中,随着西方背包客逐年增多,有些慧眼识珠的西方人买下老宅十年的租约,改建成酒店,老宅的“老”恰恰是他们高额住宿费的卖点。不少槟城人在发现了这个商机后,也开始着手改建自家的老宅。
当地政府很快发现,非专业改建对于老宅的毁损相当严重,遂产生了引导房主专业改建的想法。而老宅的修缮费用可以通过租金来补偿,可能还会有不小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也可减轻全靠政府保护老宅的压力。
在狄的资料里,我发现,当地政府不但指导得很专业,而且细心之极。考虑到大部分居民并非建筑专业人士,加上一些老移民文化程度不高,指导手册几乎全部使用图示,有些甚至用漫画的形式来帮助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来改建才是正确的,对老宅的损耗是最低的。
狄介绍说,老宅开始改建后,还会有专门指定的专业人员随时提供咨询和帮助,必要时会亲赴现场。如果改建资金不够,亦会有专门的部门为改建者申请专项无息贷款。
狄的家里共有三处老宅,除了“海峡”,一栋正在修缮,一栋等待修缮。他的想法是,曾祖父风格的一栋,祖父风格的一栋,父亲风格的一栋。对他来说,不光是为了出租,也是为了家族记忆的延续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新城发展得再快都不要紧,我的孙辈仍然可以随时知道爷爷的爷爷是怎么生活的”。
回国后,我跟一些去过乔治镇的同行朋友聊天,都感叹于最原汁原味的20世纪初中国华南小镇竟然被这样精心地保存在国外,而国内的华南地区,哪怕是乡野小镇,早已是高楼林立、面目全非。
现在,每每匆匆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街头,我总会想起著名规划师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的一句话:“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们在心灵和文化上正在追求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