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掌门:核不扩散的双重标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21: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对于那些无核国家以及得不到北约保护的国家而言,有核国家的所作所为会让它们更坚定地相信:获取核武器是通向权力和荣耀的必由之路,是终极保险措施。
要说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最基本问题,那就是双重标准,即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前者对核武器的依赖及其在裁军议题上的滞后,又加剧了这种现象。
更糟的是,有核国家非但没有采取措施落实核裁军承诺,大多还在不断更新自身的核武库,并继续研制新型核武器。对于那些无核国家以及得不到北约保护的国家而言,这种趋势会让它们更坚定地相信:获取核武器是通向权力和荣耀的必由之路,是终极保险措施。
大概是在2007年初,英国政府宣布将建造下一代“三叉戟”弹道导弹潜艇。这一举动的实质,是将英国的核能力提前发展到21世纪中叶的水平。我对伦敦的虚伪感到震惊,公开表示,只要英国继续研发核武器,我就很难告诉其他国家,追求核能力有害无利。
英国《每日电讯》报转引了我的上述观点,标题是“联合国核管理机构称‘三叉戟’虚伪”。第二天,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约翰 索尔斯就打来电话,说我的言辞已经在伦敦流传得妇孺皆知了。他试图让我相信,英国是热心推动核裁军的,说英国的核武库是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最小。总之,他认为我是在吹毛求疵。
“某些国家不让别人拥有核武器,”我反问,“他们自己却依然这么做,这不是很难理解吗?”
“是的,但您不能把我们和伊朗相比啊。”
我明白了。问题不在伊朗,而在更大的“原则”。英国似乎是在引用一种奇怪的道德逻辑:我们是好人,他们是坏人;因此,相信我们吧!
还有另外一种令人沮丧的现象不能不提——除了南非之外,居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抗议英国建造核潜艇的决定。无核国家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在我看来,这种绝望的默认,表明绝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叫他们无可奈何的世界秩序。
(责任编辑:王慧绵)
不到一年后,相似的情形再度出现。当时,我正在和时任英国外交大臣戴维 米利班德讨论伊朗核计划。他承认问题的复杂性,但很显然,我们俩的基本观点并不一致。他突然质问道:“您凭什么认为伊朗人想要核武器呢?”
我禁不住大声反驳:“为什么英国要有核武器呢?”虽然我觉得对方思考问题时的双重标准有点太露骨了,但在接下去的谈话中,还是保持了充分的克制。
的确,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我们资源紧张,权力不足。我们既需要各国情报机构在发现异常时提供信息,又要被他们监督。我们收到的情报总是有选择性的,而且往往很难验证。我们依靠《核不扩散条约》成员国提供尖端技术,但某些成员国有自己的小算盘。还有的国家认为,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了资金,那就意味着它有权影响我们的工作,并牟取政治利益。我们面临复杂的核验证案例,挑战着智慧与耐心。
如今,公众舆论中依然不时冒出极端言论,譬如臆测伊朗已经有了几件成功的核武器。可事实上,全世界早就有了上万件同样的武器,其中许多一触即发——万一电脑出错或者碰上了某个不理智的家伙,美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将只有半小时来决定是否报复,结局将是整个国家瞬间遭到毁灭。然而,政治领导人们继续宣称,这一切都与核扩散无关。
既然如此,我也无意将自己的所有行为都限制在职权范围之内。(作者 [埃及] 穆罕默德 巴拉迪)
□摘自《谎言与交锋》,中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