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选年美财长访华 欧债恶化拉近中美经济关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9 03:29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本月10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将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使到访中国。在欧洲因为债务危机而身陷泥淖的当下,世界经济版图原有的中、美、欧三足鼎立局面已出现些许变化,而美国又将在今年举行换届选举,政治层面气氛微妙。在这种背景下,此次盖特纳访华期间中美双方的对话心态尤其引人关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1月8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欧债危机为突出表现的外部环境恶化事实上使得中美两国多了更多利益汇合点,也进一步确定了两国发展经贸乃至双边关系的大方向。出于各自发展考虑,中美双方必须减少甚至消除对抗心理,同时相互做出必要妥协,以合作心态互保互助,特别是美方应避免在大选年的敏感时期因为歪曲中国因素而损害两国经贸及双边关系。“这既是稳定两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所肩负的国际义务。”他说:“在欧、日短期内很难为世界经济做出正面贡献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处理好自身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对于维稳全球经济无疑将起到关键作用。”

  避免欧洲沉沦成为双方利益汇合点

  欧债危机过去一年屡现险情,欧元区整体经济事实上已经重陷衰退。在此背景下,中美之间较之以往增加了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如何携手防止欧洲整体沉沦,并且避免危机向更大范围扩散。欧洲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拉动力,维稳欧洲经济已成为双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刘友法认为,虽然近一两年欧洲因债务危机步履蹒跚,但其经济基本面还远未坍塌,过去藏富于民的政策也使其尚有能量解决问题。眼下应对危机的关键还在于如何筹资自救。从这个意义上讲,欧债危机必须靠自身解决。因此,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最值得探讨的并不是如何向欧洲伸出援手,当务之急是如何以欧债危机为教训,在全球治理领域加强合作并取得突破,使得问题不进一步恶化,并且防止新的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如果全球经济不能平稳发展,中美两国无疑都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他说。

  外部环境恶化凸显中美经贸合作重要性

  此次中美双方围绕经贸关系的讨论同样离不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这个外部环境,特别是中美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欧洲需求疲软,客观上更凸显出中美两国对彼此市场需求的加大。从美国方面来看,内外不平衡是其后危机时代面临的重点问题,落实到具体任务即是增加出口、创造就业以及重振高端制造业。为尽快扭转局面,奥巴马政府2010年3月提出5年内美国出口倍增的计划,然而到目前为止情况并无实质改观。毫无疑问,在欧洲与日本持续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最主要的潜在市场就在中国。从中国方面看,虽然内外不平衡也是其目前面临的问题,但是经济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尚不可能迅速降低对外部依赖的情况下,外部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仍然起着关键作用。显然,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市场在美国。

  除贸易往来外,促进相互投资、加强金融合作是中美解决各自失衡问题的共同选择。要缩窄对华逆差,美方至少应在两方面放下心中芥蒂:一是放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二是减少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的障碍。此外,协助而不是压迫中方推进金融改革也符合中美双方共同利益,美方能够起到正面作用的领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汇率改革,认同人民币改革需稳步逐步推进,欲速则不达;二是确保中国外储资产安全,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元资产的安全。此外,双方在新能源技术与研发领域也存在较大合作空间,应以开放心态谋求共同进步,把握这一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经济增长点。至于美方关注的中国市场准入、服务业开放、政府采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方应给予充分考虑,但美方需摆正心态,所有问题的讨论应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一方指责另一方。

  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走势已接近平台期

  人民币与美元几乎是每一次中美对话、互访前媒体热炒的话题,此次也不例外。不过,刘友法认为,伴随人民币前期的持续升值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美方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空间已十分有限。“我认为人民币汇率近期已接近平台期,寄望人民币一味升值不符合常理,相信美国方面也会正视现实。”他说。

  相比之下,受益于美国全球首屈一指的大手笔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投资者避险情绪影响,美元指数近期徘徊于78附近,美债收益率已达阶段性低位,这令包括中国在内所有持有美债及其它美元资产的国家、机构和投资者都感到不安。“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美国当局在做政策抉择时不能仅着眼本国利益,还需要承担起国际义务。如果全球经济因为美国政策的溢出效应受损,最终受伤的无疑也包括美国自身。”刘友法说。

  除上述话题外,媒体猜测盖特纳极有可能游说中国当局参加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对此,刘友法认为,中国一向反对伊朗发展非民用核能力,其坚守这一立场的政策不应也不会因为美国的想法或战略而受到影响。“是否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或采取其它行动,完全取决于中国当局自己的外交决断,这一点不会因为盖特纳此番来访而有改变。”他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