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年级的爱与温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9 04:23 来源: 信息时报

  

一年级的爱与温情
《一年级现实》赵妮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有准备上学的孩子的家庭,都要面对一份“一年级现实”。出现错误,改正错误,才产出真正的私家秘籍。《一年级现实》提供的,是上学这件事的私家秘籍,针对一年级小学生。

  在书里,作者记录了自己和她刚入学孩子的生活,实用、自然,还有温情。让一年级孩子和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在温暖和实用里适应学习这件事情,用轻快有效的方式向着胜利急行军。

  书包管理

  一门课程应该有几本书?现在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回答就是许多本了。

  达达的语文课有3本书2个作业本总计5本。如果达达一天就上这一门课就好,那么5本也不算多。和如果相反的真正事实是,达达每天至少要上语文、数学、英语3门主课,外加科学、美术、社会这样的一两门副课,美术课最复杂,常常要求彩笔、纸、胶棒带上一大堆。

  书包很重,这是一个不轻松的老话题,每一次拿起他越来越重的书包我总是有问为什么的欲望,无处可问只有承受。

  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在装书包时又表现出来了。大多数女孩子的书包是有条理的,达达的书包乱到了让人不好意思,我总是惊叹他如何能在那近二十本书本外带杂物里找出自己需要的。

  沉重和杂乱,达达书包的状态如同上学这件事一样。

  我就发挥中国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拼命给他说整齐的重要性,效果是达达也会把书本整齐地放进书包。看着他收拾那一刻,总是让人有幸福感,这动作里多少隐藏有出行和成长的意味。

  最初收拾书包,教他按书本的大小来整理,同大小的不分课目整齐放进书包。书包真的很整齐好看。上了一次学校的家长公开课,发现这是错。

  在短短的课间十分钟里,孩子们要把下一节课所有的书本找出来放在桌子上,如果一本一本找,是需要时间的。而这十分钟对孩子来说有多么珍贵,老师常常会延堂,得上厕所,得收拾上节课的东西,得找出下节课的书本,没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留给孩子休息。

  十分钟是一个传统,这个传统是否科学?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化的国度里,我们常常就把传统当成科学了。

  我们母子实践的结果,就是对书本按课目分类而不是按大小,同一课的书本在书包里放在一个文件袋里,这样孩子就能一次整体取出这门课所有的东西,不用在书包里那一大堆东西里翻来找去。

  达达说对此的总结是超级棒,有时间玩了。看来对物品的管理,整齐是重要的,但分类却更加重要,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包管理也是这样的道理。

  毛病原来是小的可怕

  一个孩子得有多少毛病才能成长?达达是在吃不吃手了、咬不咬袖口了这一系列毛病的生成和克服中走出了幼儿园。进了小学,问题又来了。

  上课时达达小手玩书角,然后所有的书的书角都卷起来了。当然,我小时候也有这个毛病,最早的上学记忆里隐约也是那样的书角,看着别人整洁的书角,小脑袋里很失落的感觉现在还在。不过看到达达的书角成了那个样子,觉得还是个问题。

  然后是写字时铅笔捏得很低,头离桌面很近,头歪向左侧整个身子都是斜的……

  还有用铅笔扎橡皮,在书本的空白处乱画小汽车……小毛病让人应接不暇。

  书角的事不用管,写字坐姿和拿笔姿势不对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写字速度慢,字越写越小,大小不一,更重要的是对脊椎和眼睛伤害太大。

  每个孩子都是一身毛病,毛病原来是小的可怕。

  小孩子的毛病是一旦有了,要改掉是如此之难。

  达达刚拿笔开始写字时,就发现他捏笔位置很低,食指和拇指捏在削铅笔后的油漆之下,但是那时觉得字还是写得不错的,也提示,但是没有特别严厉地要求。后来,要写的字结构复杂之后,达达的字开始写得越来越小,结构也不好。问了别人才知道,这与握笔姿势有关,握笔太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在一次一次地提示,改过来的难度太大,几乎要让你放弃。

  达达写字时他老用胸口顶着桌子,怎么纠正都不行;写字时头低得很低,有时你看着他就觉得他不是用手在写,是用下巴在写……

  每一次写字时都在纠正,十分钟里多次提示,说了就改,改了一分钟后就犯。小毛病那么容易就有了,去掉却是这么的不容易。

  我急了……他用特无辜的眼神望我。

  后来,我看着他的眼睛说:你可以不写字,但是姿势一定要对。妈妈首先要一个健康的孩子,你的眼睛、身体比作业更重要。

  坚持把这样的价值观传达给达达,坚持不断地提醒,希望他能改。在孩子面前,你不得不做个哲学家和唠叨客,最通俗和直接的那种。

  过程如此之难,好结果需要足够的耐心,面对眼前小树一样的孩子,时时得这样提醒自己才不至于上火。

  错误很小很重要,改起来很难很苦闷。后来慢慢有了经验,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孩子的毛病,是发现得越早越好,改得越早越好。

  发现达达走路用鞋底蹭地,提示他并严格地纠正。后来有一次带他出去玩,人家说达达走路很帅呀,知道自己多多少少地成功了。后来还知道,步姿好的孩子,成年后鞋底不会磨偏。我想因为自己眼疾手快,这会省很多鞋钱。

  将什么绞杀于襁褓中?将孩子的小毛病。

  禁忌

  孩子的事,比联合国那点事还热闹、还无奈,天天下班路上我会都预想一下,今天达达会有什么事。自从达达上学,这位同学天天制造故事,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总是扑面而来。

  那天比达达早到家,准备好笑脸迎接达达。达达放学进门却表情沉痛,一句话也不说拉着我的手进到卧室,关上门后告诉我他语文考试得了C。这一次不是他考得不好,老师根本不看答案就判了C,因为他考试时回头看了。

  是后面的同学叫我才回头的,我回头也没有看他们的卷子。达达的解释。

  我当然愿意相信这个解释,也相信这个解释。可是有一种情况是不要解释的,就是当你遇到禁忌时,任何原因、背景都没有用,只有一个严惩的结果给你,这是电视里那些各种法制节目留在我大脑里的唯一共鸣。

  这个“C”的事件是个多好的现实版的法制节目。达达拉我的手密谈,为的是找到支持。我心里多么同情他,却还是不能支持他,这样的教训带来的教育意义不是那么轻松就能来的,从这一点上说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呀。

  有些“左”的思维,禁忌的概念建立是多么必要,我隐形地伸出双手欢呼老师给达达的这个“C”。

  后面的情节很有好莱坞大片的味道,我对达达讲:妈妈相信你的话,相信你没有看后面人的卷子;妈妈也支持老师给你一个“C”,因为老师和妈妈都想要你记住,不管什么原因,考试时不能回头,这与别人叫不叫你没有关系。有些事情绝对地不做。

  达达想哭,又狠狠地忍住,狠狠地抱住我。给孩子讲禁忌的道理,可是有些禁忌是不要道理的,讲的人和听的人的感受是共同的,都是痛苦。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说不可说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