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金融改革如何才能收放有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0:33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2年伊始,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的会议——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回顾以往可知,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无一例外地直面重大挑战,谋划重大改革。1997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重点加强了中央对于全国金融系统的集中统一领导;2002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重点推进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2007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重点探索了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多元化改革,等等。与时俱进的改革历程总体圆满地防范和化解了历史积累的金融风险,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并且还为下一轮金融改革攻坚克难提供和完善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不同的阶段需要承接不同的任务。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时,正值中国金融业内外风险交织错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处理好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之间日益紧张的辩证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中国不断推进的市场化进程客观要求长期压抑的金融供给与之配套;另一方面,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其天然具有内在脆弱性,市场裹挟下的金融自由化有可能逐渐演变为脱离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过度自由化。
上述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的辩证关系,清楚无误地衍化出现阶段中国金融改革并行不悖的两条主线,即,完善市场与防范风险。而且及时准确地反映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
据报道,为了筹备此次会议,包括“一行三会”等在内的20个部委曾分头领衔由国务院直接部署的“十五项重大金融课题”,并在此后进一步调整为十大议题,这其中,“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明确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和约束机制”等四项议题明确着眼于防范风险;“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改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加快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等六项议题则明确着眼于完善市场。
相互隔绝地看,这些议题目标明确,措施明朗,但是,金融体系高度的耦合性以及巨大的外部性,往往使得改革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敏感状态,很多情况下,稳定与发展的动态平衡绝非事先想象的那样易于把握。譬如说,上一次金融工作会议也曾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但是现在看来,包括发行、退市、监管等在内的一系列环节,起码因为顾虑重重,尚有大量可改进的空间。
要想摆脱“追二兔”困境必须放眼全局,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这样,登高望远后的改革者才能重拾背水一战之勇气,及时推动金融体系沿着完善市场与防范风险两条主线收放有度,跃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