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非编乡村教师的进城走“教”生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1:08 来源: 一财网

  有这样一群人民教师,他们没有“名分”,没有合理待遇,是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早年也被称为民办教师。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不少农村孩子也开始跟着父母到城镇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生源不足导致学校撤并,这些非编乡村教师“被下岗”,不得不自谋出路。

  他们中有的重新当回农民、下地种田,但更多的则因割舍不下三尺讲台和朝夕相对的孩子们,纷纷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继续教书。

  54岁的女教师张凤娇就是这样一位进城谋生的非编乡村教师。租住在狭小阴暗的城中村握手楼内,拿着每月不足1000元的微薄工资,张凤娇戏称自己教师职业虽高尚,但收入与生活水平仍是农民工。

  进城之前,张凤娇一直在老家湖北孝感丰山镇华石乡博岸村的村办小学任教,但因非师范专业毕业,教书育人近20年的她,仍没有正式编制。即便如此,张凤娇无怨无悔,“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满足了”,而且按照惯例,“临近退休时,为确保民办教师老有所养,(政府)多半会(给我)转正”。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学生数量也在减少。博岸村小学学生逐年减少,从上世纪80年代一个年级两到三个班,缩减至两个年级合开一个班,最终因一到六年级所有学生都凑不齐一个班,丰山镇政府有关部门于2005年决定关闭包括博岸村小学在内的多所村办小学,分散在各村办小学的零星学生们,以及在编乡村教师被集中安排到华石乡中心小学,张凤娇随之失业。

  与之同时失业的一部分非编乡村教师无奈放下了手中的教鞭,重拾锄头耕地种田;而更多人则与张凤娇一样选择进城教书。张凤娇来到武汉后发现,由于没有编制又无师范专业学历,公立学校将其拒之门外,各类民办学校尤其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成其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这些年在武汉教书也是颠沛流离。”张凤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武汉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工程以来,普遍蜗居在城中村内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便随着城中村改造而关闭,“红旗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拆了(教师)就去复兴村的,拆了就再换”,张凤娇就这样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才猛然发现其尴尬的身份和缺位的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可能导致其老来无依的无助局面。

  张凤娇的经历并非特殊个案,在武汉知名的农民工子弟“屋顶小学”,21名专职教师中有近六成人的经历与张凤娇相似。

  今年50岁的语文教师李勇曾经也是湖北黄陂一间村办小学的非编乡村教师,伴随着当地村办小学的撤销合并,李勇开始了长达8年的武汉走“教”生活——因城中村拆迁已接连换了3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没有人能告诉他下一站在哪儿。“我想攒点养老钱,但物价飞涨,每月收入难有结余,不敢想退休后怎么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李勇对本报记者坦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撤并村办学校已是未来趋势。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1999年,我国教育部门和集体办的农村小学共有462094所,但到2009年,全国村办小学总数已较10年前减少了近一半至234157所。

  这一变化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非编乡村教师面临下岗,这些“灵魂工程师”因没有正式编制而无法享受到乡村教师的社保福利待遇。最直观的差异在于,在编乡村教师退休工资可达2000元/月,而非编乡村教师每月仅可拿到10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金。

  不仅如此,下岗的非编乡村教师来到城市,任教于民办学校时再次遭遇不公平待遇。据“武汉中小学校教育问题调研”课题组统计,武汉市公办中小学校的教师有91.3%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有15.3%公办教师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甚至还有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而在调查中,民办学校教师的月收入普遍较低,60.9%的民办学校教师的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参照武汉市的经济生活水平,民办学校教师的月收入只能勉强度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