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指明中国金融发展方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3:1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史晨昱
新年伊始,中国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落幕,会议鲜明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为后危机时代金融发展战略指明方向。
超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天量信贷是化解本次外部危机的重要因素。中国金融业粗放型经营模式,却阴差阳错获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良机,业绩、规模实现大跃进,并因此致自身坐到了舆论火山上。
由于金融机构业务模式趋同,目标客户普遍都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等,中国重返信贷拉动投资的旧有增长模式,让增长模式更显不均衡。中国经济企稳依赖更多的是传统产业产能的扩大,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简单数量扩张,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所带来的增长比重还不大。当经济面临结构性失衡造成的总需求下滑时,旧产能过剩矛盾尚待消化,又将产生新产能过剩的危险性,实体经济最终不堪重负。
尽管依靠以量带价,银行业业绩亮丽,但唇亡齿寒,难以独善其身。金融业利润并未逾越实体经济发展。2011年前三季度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共实现净利润5183亿元,同比增长29%。反观实体经济部门,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6834亿元,同比增长27%。
因此,金融业让利于实体经济的说法站不住脚。一方面,金融风险激增,有苦难言。审计署2012年第一号审计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融资平台已涉违规资金数千亿人民币,从趋势来看,2012年的地方债危机的严重性会更高。另一方面,金融高增长后劲不足。商业银行大部分利润是由于量累积起来的,2012年的信贷供给较宽松,议价能力系统性上升的趋势将终止,利润必将随实体经济下行应声回落。
中国金融业与中国经济一样处于增长的十字路口。中国金融业,需从助力实体经济崛起中重新获取动能。由于金融业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中国经济的脉搏,通过促进金融业业务调整也必然成为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路径之一,二者亟待更深入地良性互动。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迈向新一轮周期的起点,面临从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大转换。商务部日前公布《“十二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具体指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15%左右,2015年达32万亿元。“扩大内需”目标首次有了量化指标。与之相适应的是应为消费可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改善我国居民目前消费率不断下降、可支配收入不充分的现状。
中国金融业迫切需要从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进行重新战略规划,最重要的是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中具有最优配置的地方流动,而非以企业规模论为指挥棒。在外需萎缩和国内房地产热潮退去之后,中国的工业化缺少新的增长点。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回落速度与资本市场调整速度如此之快,从特定意义上分析,是因为还没有重新觅到像房地产业这样的增长利器。今后,中国可能步入自主性经济周期阶段。中国实体经济的要务已从“输血”转向“造血”。这就需要金融业坚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支持重塑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
只有为实体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证金融资源的安全和收益。欧美金融危机均证实上述道理。这或也为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