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基层自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5:21 来源: 经济日报新的一年,新的面孔——《社会管理》版与您见面了。
我们将在对有关部门领导的访谈中,在与专家学者的对话中,在对各地、各部门新鲜经验的探访中,在对有关现象与问题的思考中,总结和宣传社会管理的有效经验,透视和探讨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做出前瞻性的引导,既为管理部门建言献策,也为执行部门提供参考。
“权威论坛”,将请有关方面领导著文或接受记者专访,就社会管理工作中某一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诠释与展望;“近看远望”,则重点由社会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具体事做深入分析;“实践与探索”,旨在发现并介绍各地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做法与得失;“新鲜看”,主要刊发来自各部门及基层单位社会管理中的最新消息;而“世事漫说”,顾名思义,则是用漫画说世事。
社会管理要解决好谁来管、怎样管、管什么等问题。社会是我们的“大家”,《社会管理》版愿为管理好我们共同的“大家”提供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最终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倾心尽力。
电子邮箱:chenyu@ced.com.cn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广大城乡居民群众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依托,在基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业中直接行使当家做主民主权利的政治制度和实践活动。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59万多个村民委员会和8.7万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对于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为创新社会管理奠定群众基础。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时修订《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系。坚持发展民主选举制度,扩大村(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加大对贿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整治力度,探索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参与选举的方式方法,切实维护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规范社区公约、村(居)规民约、村(居)民自治章程,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城乡居民群众增强自我约束和激励行为。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在农村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因地制宜地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城市探索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有效形式,拓宽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决策的制度渠道。积极探索民主监督制度,深入开展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党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村(居)务监督机构建设,积极开展村(居)干部勤廉双述、民主评议活动,切实加强对村(居)干部的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为创新社会管理搭建基础平台。认真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把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社区服务能力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设施的总体规模、选址布局、建设方式和功能分区,逐步建立起以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点为补充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完善社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不断拓宽社区服务领域,以城乡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治安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制度化和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多样化,重点满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服务需求。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改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社区综合性信息平台,实现各项管理服务的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盖,提高社区服务的供给效率和综合效益,使城乡居民享有更为方便优质快捷的贴心服务。以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为引领,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组织载体。坚持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双管齐下,创新服务机制和加强服务监管双轮驱动,推动基层管理服务的多元化参与、专业化发展和社会化运作,努力形成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合力。完善专业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激励机制,采取财政直接资助、政府购买服务和实行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专业社会组织特别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深入基层,鼓励发展社区福利、社区救助、扶老抚幼、残障康复、劳动就业、医疗保健等基层群众最关切最急需的服务项目,促进社会服务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实现基层管理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建立健全共青团、妇联、残联、老年人协会等群团组织,支持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自治和服务活动,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帮助解决组织运作、资金场地和能力建设等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公益创投、设立项目资金、补贴活动经费等途径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项目申请审批、签约实施和评估监管等流程环节,探索建立社会组织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围绕机构资质、服务质效和基层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定期开展专项考核和自我评估,不断提升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增强基层群众自治活力出发,逐步建立与创新社会管理要求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城乡基层组织体系。
进一步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人才支撑。抓住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社区服务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工程,充实壮大社区工作力量,建立一支以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成员为骨干,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为主体,以政府派驻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依法依章选齐配强社区“两委”成员,按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配齐配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鼓励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等社会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不断扩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渠道,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注重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社区成为吸纳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阵地。制定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开展经常性、专业性教育培训活动,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提高社区工作者依法办事、执行政策、服务群众的能力。落实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打通社区工作者成长进步渠道,优先从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党员、招录公务员、选拔基层干部以及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大力倡导志愿精神,积极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不断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