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晋商丁书苗结识刘志军资产两年增加10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9:51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结识刘志军 资产两年增加10倍

  1月7日,鉴于涉嫌违法违纪,丁书苗的省政协委员资格被撤销。这名山西富商因卷入刘志军案,于去年1月接受调查。

  丁书苗幼年贫寒,改革开放后独自走出农村。她深谙处世之道,善于发展人际关系,靠借钱运煤起家;后又与郑州铁路局官员建立关系,贩卖车皮计划,牟取暴利;到北京结识铁道部官员,参与高铁的轮对生产,并独揽多个高铁项目,其公司资产从4亿多元升至45亿元。

  丁书苗还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慈善投入累计近5亿元。作为扶贫名人,其形象还被刻成雕塑,全国巡展。

  当地一位和她熟识的官员感叹说,“我曾通过其身边人,几次提醒她,别与权力走得太近。中国多少商人走上这条不归路。”这名官员说,丁书苗从一个农妇发展到身家几十亿,真是不容易。但她通过依附垄断权力来获取利益,终究没能走多远。

  “她韧性十足”

  丁书苗同村的村民说,丁书苗会做人,借给她10块,她会拿出8块搞关系

  出身山西晋城的丁书苗有着中原女人的鲜明特点,“身高超过1米7,长相憨厚,性格豪爽。”她家境贫寒,早年丧母,由父亲一手带大。上世纪70年代,丁书苗经人介绍,嫁给王必村的侯晚虎。侯退伍回家,在乡政府工作。

  堂妹丁陆苗对丁书苗最深的印象是“与常人不一样。”计划经济时代,村民们每天下地干活挣工分,她却不愿意下地。20岁出头的丁书苗“胆子大”,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她敢“投机倒把”。所谓投机倒把,就是丁到各家去收鸡蛋,送到县城卖。丁书苗带上干粮,提着鸡蛋,一走就是一整天。“丁大字不识一个,一斤鸡蛋2元,一斤半就算不出多少钱,还得问别人。”说起这件往事,王必村的村民忍不住笑了。

  在村民们的印象中,“丁书苗有本事,韧性十足。比如她找人帮忙,被拒绝不生气,会一次又一次找。而且胆子大,你给她出个主意,她什么都敢做。”村民们说,“丁书苗很会做人,比如去贷款,你贷给她10块,她能拿出8块搞关系。有些人愿意跟她打交道。”

  运煤发家

  丁书苗到“煤都”借来2000元运煤,生意逐渐做大,后投资了40多节自备车车皮

  丁不甘于农村的日子,改革开放后,便去了晋城,开了家饸饹馆——— 晋城最为常见的饭店。饸饹,是一种像面条一样的食物。知情人说,丁书苗开的饸饹店,来吃饭的煤车司机很多。丁做生意大方、实在,与这些司机打成一片。

  晋城被誉为生长在煤堆上的城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路运输是主要的手段。“丁很可能就是与司机的日常交流中,得知这一行当的利润可观。”上述知情人称。丁买了一辆车,在卡车司机的带领下跑起煤炭运输。当时,卖煤成本极低,不到10块钱可以买一车煤,约五六吨。吉春河,曾在晋城从事煤炭生意,并在当地拥有煤矿。他说,当时谁能把煤运出去谁就能赚钱。

  丁书苗在晋城的运煤事业得到两个人相助,一个是吉春河,另一个是王刚(化名)。王当时是晋城市政府管理煤炭产业的官员。王刚还记得第一次见丁书苗的情形。“当时,丁来办公室,说想发煤,让我找人帮她。她布衣,布鞋。她需要的是起家的本钱。我没法帮她,拒绝了。”一次、两次、三次……不管刮风下雨,丁书苗都骑着自行车,去找王刚。进不了办公室,她就在大门口等。王刚被打动了,便将煤商吉春河介绍给丁书苗。“我亲自为丁书苗担保,吉春河借了她2000块钱起家。”

  丁书苗起先与一些乡镇和市属煤炭公司合作发煤,随后生意越做越大,并投资买下了40多节自备车车皮。

  “车皮”财富,聚散如烟

  丁书苗善钻营,和郑州铁路局领导建立关系,获取车皮计划,再将其贩卖牟取暴利

  丁书苗在煤炭运输业里面,有一项广为人知的本事:能拿到车皮计划。在铁路运力的紧张时代,“车皮计划”亦成为一项紧俏资源。一位铁路系统的人士分析说,地方上的铁路局拥有着分配车皮资源的极大权力,它可以根据铁路运力,自由裁量用车指标的分配,“也就是说,他想不给你车皮计划,你也没办法。”

  晋城沁水县一位煤炭运输业内的人士告诉记者,丁书苗当时靠借款和贷款,凑了10多万元,在郑州住了一两年,每天去郑州铁路局找相关领导。她接触不到领导,就去接近领导家属,陪她们说话、购物,熟了之后再接近铁路局相关领导。就此,丁书苗做起了贩卖“车皮计划”的生意。她充当中间人,获得“车皮计划”后,再转让给需要用车皮的客户。

  吉春河记得,丁书苗是在2000年左右离开晋城的。在吉的印象中,丁书苗离开晋城时没赚到多少钱,她在发煤时还曾被人骗过。“煤发过去后,对方不给钱。她损失得不小。”

  北上10年,财富剧增

  丁书苗到北京结识刘志军,参与动车轮对生产,2年内,公司资产从4亿多升至45亿

  2003年10月9日,丁在北京注册成立中企煤电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煤电),年经销电煤400万吨,铁路运力500大列以上。2006年1月,丁书苗成立了北京博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宥投资),注册资金3000万元。

  2007年12月,丁书苗的博宥集团,注册资金增加到1.2亿元。丁书苗的山西金汉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汉德),顺利中标京津铁路声屏障工程,并被铁道部评为样板工程。媒体曾报道,有铁道部人士表示,金汉德引以为豪的75万平方米铁路隔音墙生产线建设项目,连环评都无法通过。

  随后,丁书苗又涉足高铁的动车轮对生产。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在2008年底,国家发改委曾组织专家组评审企业申报的高速轮对项目,该专家参与评审。当时申报的企业有马鞍山钢铁公司、太原重工和唐山、山东等几家民企。这名专家说,有些企业的申报更具可行性,但最后项目由智奇公司中标。而丁书苗所属公司在智奇公司中占有股份。

  王刚告诉记者,“我们也是后来知道,丁书苗与铁路部门一些领导人攀上关系。没有这些,她拿不下工程。”2010年2月,有媒体披露,丁书苗通过时任北京铁路局临汾分局副局长罗金保,结识了已经升任铁道部副部长的刘志军。据媒体报道,博宥集团在2008年初资产总额为4.74亿元;2010年9月,资产总额已达45亿元,其中26.5亿元经审计来源不明。

  成扶贫开发典型

  丁书苗暴富后成为扶贫名人,慈善投入累计近5亿;她的老乡则说家乡没得过她的好处

  丁书苗从事慈善大约始于2006年。那年,丁书苗出资50万元,帮助湖北罗田县平湖乡胡家河村修建乡村公路。2008年汶川地震,博宥集团先后捐资1.14亿元;2009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1.5亿元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博宥基金”成立仪式;2010年5月,在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上,她以9000万元捐款名列第六。

  2009年,丁获评“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她的形象被刻成雕塑,全国巡展。据不完全统计,丁书苗最近几年的慈善投入,累计近5亿。在采访中,丁书苗的一些老乡则说,“我们这些家乡人没得过她的好处。”

  王刚认为,丁书苗这样热衷慈善,或许还有换取政治资本的因素在里面。她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因为她没有实体,这样大量的捐款虽然换来了好的名声,实际上也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这么多钱,怎么赚来的?一查她账就查出问题了。”王刚说。

  成败人际网

  丁书苗开办会所,布莱尔等多国政要被邀请出任理事

  在采访中,不断有人说丁书苗是个很有能量的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都能被丁书苗编织进她的人际网络。2008年4月,博宥集团与当代英才(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英才会所股份有限公司,丁书苗任法人代表。迄今已有包括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法国、匈牙利等多国政要和前政要应邀担任会所高级别咨询理事。

  晋城官员王刚回想丁书苗的人生轨迹,替她惋惜。王说,她被冲昏了头脑,沉迷于不义之财,当初的勤奋、执着已经不见了。或者说,她迷失了自己。有媒体曾报道,铁道部有官员接受丁书苗请托,内定多家企业中标铁路建设项目。丁书苗等人向中标企业收取中介费。

  聊起丁书苗,吉春河有些为自己的选择庆幸。从事煤炭发运生意的吉春河于1999年关停了自己的公司,把两条铁路专用线捐献给了政府,孤身一人回到老家,承包了芦苇河畔几千亩荒山和荒滩,搞起了生态农业开发。吉春河认为,“农民终究还是离不开土地。”吉春河曾多次劝丁书苗回晋城发展。“我一直想让她做农业,回报生养她的农村。但每次电话里她答应得好好的,就是不做。”吉春河说。 据《新京报》

  丁书苗发家史

  ●1955年

  丁书苗生于山西沁水县古堆村,家境贫寒,早年丧母。

  ●上世纪七十年代

  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她敢“投机倒把”,去各家收鸡蛋,到县城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到“煤都”晋城开了一家饸饹馆。结识运煤车司机,丁书苗买车运煤。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丁书苗找晋城官员帮忙,开始用火车运煤,并投资车皮。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与郑州铁路局官员建立关系,贩卖“车皮计划”。后因投资自备车亏损。

  ●2003年

  丁书苗到北京,注册成立公司,年经销电煤400万吨。

  ●2006年

  成立博宥公司,经介绍结识铁道部官员,丁书苗中标高铁项目,公司资产猛增。

  ●2008年4月

  丁书苗开办高级会所,邀请布莱尔等多国政要,担任咨询理事。

  ●2010年5月

  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丁书苗以9000万元捐款名列第六,成为扶贫名人。

  ●2011年1月

  因卷入刘志军案,丁书苗接受调查;今年1月,其省政协委员资格被撤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