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将推进居住证积分管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01:3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胥会云 徐燕燕

  上海将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探索积分管理办法。

  在昨天开幕的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上述表示。

  上海的外来人口数量正在逼近户籍人口。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过去五年上海的户籍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相对滞后,不利于人才集聚,导致上海人才总量的提升速度低于北京以及中国其他一些城市。

  2002年6月起,上海在引进人才中试行居住证制度,2004年又在来沪人员中扩大施行。居住证制度打破了不迁入户籍就不能在沪正规就业的传统模式,为各地来沪创业或就业的人才拓展了进沪渠道。

  自2009年起,上海的户籍政策开始从以往的“指标限定”转为“条件管理”,并出台了居住证满7年转户籍的政策。

  上海的居住证分人才居住证和一般外来人口居住证,任远表示,不同种类的居住证应该都有转成户籍的途径,这才是作为桥梁的居住证,而不是作为证件的居住证。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也表示,上海针对人才的居住证转户籍已经推出办法了,下一步应该针对一般的外来劳动力。

  但是对于上海、北京之类的特大型城市来说,人口的涌入也会带来城市管理的难题。任远表示,矛盾根本的解决办法不是控制移民,而是提高城市人口管理能力、公共福利供给能力。“进行总量控制,让人口不进入城市,从行政手段上是难以实现的。”

  周海旺则表示,要从宏观上调控一个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变化,更重要的是一些社会经济政策。比如说产业发展的政策来调控人口的增长。“如果城市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进的人多一点;如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对劳动力总量的需求就少一点。”

  除了人才户籍,任远建议,还应该提供民生户籍的通道,避免积分过度偏向于人才户籍。“有一些人,比如捡垃圾的,可能在城市里长期居住,但是积分永远也达不到城市户籍的要求,也没有足够缴纳税收,教育程度也不够,但是应该在积分入户的制度中为他们提供通道。”他表示,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居住时间是一个重要指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