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无人叫好的公款吃喝何以兴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05:00 来源: 深圳商报

  □ 本报评论员 米鹏民

  又到年关,各部门、各单位甚至各企业都在忙着“联络感情”。送卡、送礼、抽奖等更“实惠”的形式都有这样那样的条文管。于是,请客吃饭就成为最普遍的选择。

  公款吃喝长期以来都是作为一个贬义词存在的。在物资短缺时代,大家都吃不饱,有人有条件用公款吃喝,自然惹人眼红。再到大家都有吃的了,又有人可以用公款吃喝到普通人吃喝不到的东西,所以才有“一顿饭一头牛”的说法。而到今天,公款吃喝最重要的特点已经变成了浪费。

  在市两会上,王荣书记曾经和政协委员们讨论到这个问题,书记一番感慨引起广泛共鸣——最难最难的是公款吃喝,问题很复杂。干部伤肝,群众伤心。在座的企业界人士,你们的交往方式主要也是吃饭吧?现在的大酒店,我这个收入,一顿饭都请不起。浪费太大,三个菜能解决,为什么要上八个十个呢?你吃的东西自己都记不住。一瓶茅台酒卖那么贵,一个菜卖那么贵,如果不是公款消费,绝不会有那个价——公款吃喝,确实扰乱市场经济!

  不仅市委书记反感,很多请客的和被请的也都不感冒。经常请人吃饭的也不能陪客人吃到底,因为中间还要赶场,还有其他客人要陪。被请的也常常不能吃底,因为还有很多饭局同时要应付。酒席好摆客难请,光时间协调,就不是一个小工程,很需要一些智慧的。再加上请人的也会被请,被请的也要请人,就算不求人——这年月谁又能不求人呢?——也该有个理尚往来。吃饭必然要喝酒,喝酒必然喝好酒,醉驾又查得严,不喝好又显得心不诚看不起人……如此绕口令一番,不是为了描绘年前公款吃喝的盛况,主要是想说,为什么请人的和被请的都苦不堪言,几乎无人喝彩的公款吃喝,又何以兴旺至今而且还看不到衰退的迹象呢?

  最常见的说法是,公款吃喝是中国特色的联络感情方式。

  以吃喝作为联络感情的方式,确实有中国特色,只是这一特色过去是建立在持续了几千年之久的短缺经济之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然自己都吃不饱肚子,但知礼向善的国人,一定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美酒来招待客人。

  这样的美德化为今天浪费巨大的公款吃喝的时候,“味道”已经完全变了。

  前些年已经有这样的段子:低层次的公款吃喝叫“吃东西”,是讲究吃了什么内容,强调有没有燕鲍翅等等;较高层次的公款吃喝叫“吃地方”,讲究的是在什么地方吃的,有没有五星级,是不是某重要领导人吃过的地方等等;最高层次的公款吃喝叫“吃人”,讲究的是和谁一起吃,能请来越尊贵的客人,自然越有本事、越有面子。年关吃饭,特别是像今年的春节又来得特别早,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要请,你能不能请到最想请的人,就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否则,钱也花了,心情还不爽。

  那什么样的人才是“最想请的人”?街上的小孩都知道:有权力的人,或者说是对自己部门、单位、企业甚至个人有影响的人。

  照理说,权力都是人民给的,权力的行使也应该是透明和可监督的,那为什么大家还要费心费力、浪费公款请吃请喝呢?从这个小角度来说,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反思:其一,我们对公款能不能用来吃喝的监督是不是太过流于形式,以致于越反越旺盛;其二,公权力是不是有越来越部门化甚至私人化的倾向?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有权力的人?

  说到底,公款吃喝就是无关吃喝的一事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