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俞正声:上海转型最难的是人才和开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1:3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萧遥

  “我现在脑子里最难的一个是人才,一个是开放。”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坦言,这是他认为目前上海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最难的问题。

  俞正声12日上午参加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时指出,如何聚集人才和扩大开放,仍是困扰上海发展的重要问题。“两会”期间,诸多代表、委员在讨论上海如何实现转型新突破时,也对上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上海仍需扩大开放、集聚人才

  连续两天参加“两会”联组审议和专题会议的俞正声,听到最多的反映是很多企业面临人才引进和如何留住人才的难题。

  “人才引进需要更高效、透明,”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严晓俭表示,“上海的幸福指数不算高,现在去招聘,很多长三角地区的名校毕业生都不愿意来,在人才引进方面,深圳、杭州都做了更多尝试,上海完全可以步子更大些。”

  对此,俞正声表示,制约上海转型的难题是各种要素成本比较高。“我们土地资源稀缺,人才资源受生活成本价格要素的制约,这对人才聚集是有影响的。”

  “我到很多企业,觉得本籍的员工和外地员工有很大的区别,上海人口流动性太大,在上海办企业,上海员工流动性太大。”俞正声说,“这是为什么呢?工资一高就跳槽了,华为、中兴,还有几家外资的企业都跟我反映(这个问题)。”

  “怎么样聚拢人才,仍然是我们很困扰的问题。”俞正声坦言,上海住房成本高,也是人才难留的重要因素,尽管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依然需要更多的办法解决人才留沪发展的后顾之忧。

  俞正声表示,另一难题就是加大开放力度。“上海最大的优势是开放,上海各个方面最大的潜力还是开放,服务业的发展也要靠开放,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靠开放。”

  严晓俭认为,上海应该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目前步伐相对有些保守。“首先体现在市场准入太严格,还是很保守,如果要实现转型,市场准入应该全面开放。”

  “上海现在准入门槛过高,不能成为投资的宝地,很多做法还不够国际惯例,要更加开放,才能吸引服务业集聚,”严晓俭称,“开放带来的效应是各种配套更加完善,服务行业更加齐全,运行成本更加低廉,效率更高。”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难题未破

  俞正声表示,创新驱动包括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方面。

  然而,从当年刚来沪时感慨“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到现在让俞正声感慨的依然是上海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问题——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和人才问题。

  “很多人提到上海国企占主导,是不是上海的国企压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有可能,比如汽车行业有了上汽,其他企业至少就不想来了吧,”俞正声说,“从这个概念上说,可能某个行业的产品市场被国企占据了,但国企本身并没有压制小微企业发展的意图。”

  “恐怕我们的问题,还是小微型企业的成长,或者说是创业型的创新人才的成长,好像比其他地方要差,”俞正声称,“比如,上海的创业板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不要说与北京相比,在全国各城市中也是比较低,说明上海的小微型企业成长比较差,这恐怕是我们几年来依然没有解决好的一个课题。”

  俞正声表示,这个问题,政府尽了很多努力,但是也没有解决好。“有人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文化因素,说上海人是‘宁当白领,不做首领’,恐怕也不是那么准确吧,那我们可以敞开大门让别人来嘛,这是我们工作上依然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

  “科技创新方面,上海的科技成果不少,发明专利也不缺,但是创业型企业的成长,以及创业创新型企业在新兴产业中的比重偏低,我们的工作上还是要有一些具体措施,”俞正声说,“至少有一个不足,怎样保护小微企业的成长,我在上海工作了四年,我觉得我们工作是有缺陷的,有些创业企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我们要帮助他们改,而不是采取简单的办法,使得很有希望的小型的科技企业最后垮下来,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和不足的。”

  “在科技创新方面,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培养上,我们有很大的不足,还需要下更大的工夫。”俞正声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