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机器人大军”引发用工争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2: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记者 张羽 刘翔霄 魏飚 山西晋城 太原报道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将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于众后,引起外界瞩目。
其中,也有部分质疑声聚焦于一点——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后,将会对企业用工造成何种冲击?对此,业内专家又是如何看待?
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
正如富士康所说,出现在某些生产线的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生产——记者走访业内专家时,这一说法在他们口中得到了印证。
不过,他们也预言,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短期内将挤占人类岗位的现象仍不可避免。
“假如说,一条装配线上原来需要10位工人,如果这条装配线换成使用机器人,就意味着这10位工人将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短期来看,“机器人战略”势必伴生着一批生产工人的下岗。
但同时,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都需要更多企业人员来从事。
“随着机器人加入生产,企业会对一线生产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长远来看,反而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谢刚说。
“机器人承担的是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人力被解放后,可以投入到服务、研发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谢刚说,一旦机器人大规模投入生产线,富士康则要想办法对被替换下来的那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使其重获操作、维护机器人的工作机会,或者进入一些伴随机器人而产生的新部门就业。
使用机器人可提高生产效率
与人类相比,出现在一线生产岗位的机器人究竟存何优劣?专家认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消除外界对机器人的认识误区。
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谢刚认为,将机器人理解为外形类似于人类的精密机械设备颇为狭隘。反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或操作的机械设备都可称为“机器人”,因此“机器人”可呈现履带、机械手臂,抑或人形等多种外观。
“在生产线上,工人相比机器人操作较为不准确。”谢刚举例说,产品通过机器人抛光,成品率可从87%提高到93%,因此无论“机器手臂”还是更高端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后都会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其次,机器人有更高的承受力。富士康的工人队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长期重复简单的劳作使他们压力倍增。
出现员工N连跳后,富士康正在通过采取大范围涨薪、大规模迁厂、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等举措,避免悲剧重演。而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也能使富士康避免遇到类似的“麻烦”。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也是富士康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国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成长13%以上,职工工资成长15%。成本压力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富士康自然会考虑转变生产方式。”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副教授耿晔强说。
他认为,富士康早期得益于大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消失。因此企业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
大规模使用机器人难以做到
在业界看来,富士康机器人项目的启动,不仅将推动企业内部寻求转变生产方式,也将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和相关人才的需求。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机器化生产时代将随之到来?
“如此大规模造机器人,投入的资金自然不是小数目,而作为企业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也要考虑到相关生产线工艺流程的改变。”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一位副会长说。
他认为,机器人不是通用的,需要不同零件和不同程序,尤其富士康为IT企业代工,更需要考虑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家为IT代工企业,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
“就成本来看,使用机器比较昂贵。目前全国范围内加工型企业的利润空间都特别小,事实上很难做到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只有像富士康这样生产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尝试使用机器人。”
受访专家称,一些高危环境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类操作,但目前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成本更高,而且相关程序开发也并不容易。为此,实力雄厚的富士康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富士康“机器人”战略为何落户山西
记者 张羽 刘翔霄 魏飚 山西晋城 太原报道
为何首选山西晋城?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之所以将机器人项目置于晋城,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考虑:
首先,晋城拥有便利的区位优势。晋城距离富士康另一精密仪器制造基地郑州不过二百多公里,有利于形成富士康精密仪器制造的集群,符合富士康产业向中原转移的战略部署。
其次,这里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自明清时期以来,晋城的铸造业就较为发达,这种延续至今的“铸造优势”,为晋城成为机器人项目“首选地”积累了独有的工业基础。
第三,长期的人才积累。富士康模具学校前些年已在晋城成立,据内部人士称,“模具”是富士康最为核心的技术,培养出的都是骨干人才。
此外,晋城还是郭台铭的祖籍所在地。不一般的感情因素,加之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较为良好,都成为富士康选择晋城作为机器人项目“试验田”的考虑。
“百万”机器人能否实现?
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对这一数字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实现百万数量难度较大,原因如下:
首先,制造机器人需要攻克技术难题。“富士康属于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后起之秀’,并非其专业和特长。此外,制造机器人要受高制造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也无大规模应用。因此‘百万’的实现得有个过程,究竟三年内能否实现还不好过早下结论。”他说。
但同时,针对富士康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其一再创造奇迹,曾创造数个世界第一,所以也不排除它这次在机器人项目上能够做得更好。
富士康晋城工业园区一位人士则分析说,目前,富士康研发出的部分“机械手”已经在晋城工业园区得到应用,但由于尚未完全掌握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因此数量一时还上不来。
“这些机械手本身是成熟的,它们多从事简单的机械运输、污染环境下作业等工种。尽管机械手的弯转可以达到360度,但仍然达不到人手那样的灵活程度。”他说。
机器人制造成本如何?
制造一台机器人需要多少花费?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说,由于机器人所应用的工种不同,制造成本也有所区别,约在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不等。
富士康晋城工业园区一位人士认为,目前机器人“智商”的世界水平可用“二十多岁”来形容,但富士康晋城园区已研制并得到应用的机器人智商仅为“七八岁”。
“它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售价在14万元至16万元之间,体积大小不一。从外观而言,准确一些更应被称作‘工业机器人’或‘机械手’。”这位人士说。
另据富士康内部人士分析,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普及显然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说:“在德、美、日等国家,人力成本比中国要高得多,中国尚未踏入高人力成本国家之列。如果使用机器人更合算,日本等高人力成本国家会先大面积采用。”
那么,究竟是机器人好用,还是人力好用?这位人士认为,与人力相比,肯定是机器人好用。具体来讲,机器人的优势可以体现在准确度高、承载压力大、适宜高危险环境、工作时间长等多个方面。
第一现场
目击富士康“机器人”:外形各异 动作单调
记者 张羽 刘翔霄 魏飚 山西晋城 太原报道
“2010年开始,富士康研发出的首批机器人已经在山西晋城园区投产,2011年这一园区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一万台。”
在考察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时,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证实了富士康将在“三年内造百万台机器人”的计划。
当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跟随郭台铭一行,与神秘的富士康机器人谋得一见。
郭台铭说:“我们希望人不再被机器控制,而是人来控制机器,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
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富士康晋城工业园区位于山西东南部的晋城市,是富士康近年在山西太原、大同等地设立的园区之一。然而,不同于别处的是,这里却成为了富士康历史上实施机器人战略的首块“试验田”。
在园区一处厂房的入口处,记者看到了一台两米多高的卡通机器人。棱角分明的四肢,方形的脑袋,他正伸出一只手,在向来客招手欢呼。
走近后仔细辨别,记者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台模型机器人,硬纸壳做的外形,而后被刷上绿色的油漆。
但在这台模型机器人的头顶之上,整个二楼一层的某个区域都布满了“货真价实”的机器人。在富士康内部,这些“机器人”被称为Foxbot。
准确地说,这些机器人目前尚且应被称作“机械手”。它们有的像螃蟹腿,有的像升降机,有的正在重复左转,有的无休止地外旋,外形各异,千奇百怪,各自在做着抡、砸、锤以及各种难以命名的动作。
粗略数去,这些机械手的数量有数千台。它们的动作看似呆板,简单而重复,但经过一定时期的磨合、矫正,将逐步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与一线生产工人的8小时工作制相比,这些机器人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介绍说,2010年开始,富士康研发出的首批机器人已经在晋城园区投产,今年这一园区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一万台。
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
“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这是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研制机器人耗资不菲,但郭台铭对此心意坚定。他向记者解释了富士康“机器人战略”的三层含义:
首先,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按照这位总裁的设想,未来在某些车间,机器人将扮演生产的“主角”。它们可能出现在抛光、打磨、镭射打标、焊接、喷涂等多个作业岗位。与人类相比,它们更适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作业。
其次,这些机器人不会外购,而是由富士康自主研发制造。目前,富士康拥有机器人制造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等五项技术。早在2007年,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就已成立。
第三,多数机器人适用于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其智能还将不断提升。眼下,这些机械手的智慧仅相当于3至6岁的人类,富士康对此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未来,我们希望设计师能将更多的人间智慧写成程式,转化成机器人的头脑,使其智慧等同于18岁的人类。”郭台铭说。
相关人士透露,未来5年,富士康机器人项目在晋城的投资将达到90亿元,产值可突破500亿元。
员工命运与机器人紧密相连
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实现晋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面对机器人的到来,这里的年轻员工们有没有激烈的心理斗争?
“你们干的活机器人能干吗?”在富士康晋城科技园区,记者问身旁路过的几位员工。
员工答:“可以吧。现在的科技太发达了,靠高科技研发肯定会实现。”
“怕不怕机器人抢饭碗?”
“有点担心。”
“机器人比你们好在哪里?”
“不会累,一个机器人可以顶好几个员工,不会受伤,等等。”
按照富士康规划,未来三年,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将逐步增加,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而这些机器人的诞生和应用将全部放在晋城,这将使富士康“创造第四个世界第一”。
但与这些机器人直接相关的,莫过于生产一线的那些年轻人。此时此刻,他们既渴望机器人的到来能将自身从单调、枯燥的生产一线中解放出来,却又不能完全消除可能被机器人“替代”的恐慌和不安。
对于机器人与人力的分工配置,是富士康即将面临的又一场巨大考验。
人力将转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
除了企业本身的转型,在郭台铭看来,对于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而言,富士康造机器人的举动仍另有深意。
“中国要成为制造业王国,成败之举在于把人口红利变为头脑红利。”他说。
过去几年,富士康所拥有的120万员工,将其打造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但是,整天面对冰冷无情的生产机器,单调、高负荷的劳动,以及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富士康员工跳楼悲剧的重复上演。
“N连跳事件”显然对富士康深有触动——在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中,“劳动力密集”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考虑优效资源配置的同时,人性化的关怀仍是企业立足之本。对任何民营企业来说,道理都是如此。
在重新审视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全球制造业未来发展之路后,这位靠代工起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老总得出如下结论——“要给员工更高的工资。他们的力量不在于制造,而在于创新。这符合人性化管理的趋势,符合中国80后、90后一代的心理特征。”
按照富士康的设想,随着机器人的投产使用,人力将被转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
“富士康的年轻人将重新学习操控机器人软件、应用和维修,变为机器人的应用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通过操作机器人的手和关节来完成生产。”郭台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