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京:两会话题聚焦发展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新华社记者任卫东黄海

  隆冬时节,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两会却充满春意。以前备受关注的GDP增速不再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控制PM2.5,如何继续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如何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如何更好缓解交通拥堵,如何提高百姓收入……话题冷热的转变,体现的是首都发展正出现意味深长的转型。

  讲质量不要速度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1年北京GDP增速8%以上。这个增速低于北京“十一五”年均11%以上的增速,也低于绝大多数兄弟省份。

  2011年,首钢石景山老厂区彻底告别炉火钢花,全市钢铁行业生产规模大幅收缩;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同比少增61.7万辆,机动车销售量下降44.3%;北京在全国率先作出新建普通住房价格“稳中有降”的承诺,全市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下降11.3%,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左右。

  “这三个方面的主动调整,将北京GDP增速整体拉低大约2个百分点。今年初政府设定全年经济增速8%的预期目标时,已经预留了经济调整的回旋空间,经济平稳增长符合调控预期。”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如此评价。

  虽然GDP减速,但2011年北京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06.3亿元,增长2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以上和7.5%以上;内需拉动更加协调,需求结构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7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全面下降。

  创新驱动见真功

  以中关村为龙头打造国家创新中心,是北京“十二五”重大目标。2011年,中关村在全国率先建设人才特区,重点实施六大建设工程和股权激励等10项具体扶持政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962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到2300亿元,同比增长约40%;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6家,上市公司总数达202家,中关村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1/3左右;示范区企业预计全年实现总收入超过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500家;企业研发及科技活动经费总额超过750亿元,同比增长近20%;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及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现增长20%以上,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加强文化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体系。成立五大文化联盟,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扎实推进。开展网络实名制试点,开通“北京微博(http://weibo.com)发布厅”,制定实施微博客发展管理规定。国际创意产业博览会、世界漫画大会等一批重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全年预计超过9000亿元,增长超过20%,领跑首都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源自北京对发展模式的深刻总结。

  北京“十一五”飞速发展,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北京人均土地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100%的天然气、100%的石油、95%的煤炭、64%的电力、55%的成品油靠从外埠调入,靠消耗资源能源大举投入上项目、靠高价卖地增收、靠高房价和多卖房增税、靠多卖汽车拉动消费,这种粗放式增长已难以为继。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磊表示,北京跨越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努力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绿色发展新模式。

  “十二五”良好开局使北京市上下进一步形成共识: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转型,使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更好体现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及正在形成的国家创新中心的首都功能定位,提高“四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

  增强发展包容性改善民生是根本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要切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与政策安排,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

  郭金龙说,2011年,在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特别是物价高位运行的困难情况下,北京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北京着力稳物价、增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幅已连续4个月回落,预计2011年全年同比上涨5.6%,全年投入交通、油、电、气、粮等各项惠民补贴213.6亿元;市级财政投入293.2亿元,为群众办的30件重要实事全面落实;市级财政投入316.4亿元用于教育、卫生改革发展;注入100亿元财政资金成立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新建收购各类保障房23万套、竣工10万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2011年两次提高标准,最低工资提高20.8%,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61.9%,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提高10%以上。

  回首2011年,郭金龙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既是重大的战略任务,又是一场严峻考验,“我们认准了方向,就要坚定信心,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坚决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推动首都转型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