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矿着力培养五种核心能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7: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中国五矿承受巨大外部经营压力,全年利润总额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27.65亿元,同比增长98.47%。
2012年,中国五矿将精心研判、防范风险并着力培养“五种核心能力”,为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力争将五矿打造成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日前召开2012年度工作会议,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在题为《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的报告中表示,2012年中国五矿将继续夯实基础,稳健经营,为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为此中国五矿将精心研判、防范风险并着力培养“五种核心能力”:即多渠道掌握关键资源的能力、强大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专业化的市场运作能力、科技与管理创新的能力、弘扬五矿企业文化的能力。
利润总额首破百亿元
2011年,中国五矿克服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全年利润总额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27.65亿元,同比增长98.47%。结构调整取得突出成效,科研、生产、贸易一体化融合发展,其中公司的企业形态转型成果丰硕,生产企业资产和利润分别占集团的41%和61%。
这一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仍不断蔓延,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通胀,中国政府下定决心遏制房价。受此影响,全球基本金属需求下滑,大宗原材料价格震荡回落。作为中国最大的从事基础金属及大宗原料开采、冶炼、生产与流通的跨国经营企业集团,中国五矿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外部经营压力,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有色金属行业,尽管生产相对稳定,但全年市场震荡下行,部分有色金属资源价格泡沫较为严重;钢铁行业因钢价下挫,盈利空间已经跌至历史最低水平,钢铁企业亏损面扩大,经营压力严重挤压了贸易盈利空间。
书写绚丽夺目新篇章
在资产负债率保持在73.83%的合理水平前提下,2011年中国五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周中枢在报告中说,2011年中国五矿生产经营业绩取得公司发展史上“绚丽夺目的新篇章”,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52亿元,同比增长39.71%,在中央企业年度业绩考核中连续保持A级,圆满完成国资委各项考核任务;企业总资产上升至2421亿元,企业形态更加合理、稳固。与此同时,中国五矿资源布局趋于完善,铁矿资源量18.6亿吨,铜、铅、锌资源量分别达到1203万吨和2709万吨,钨、锑、铋资源量居全球第一。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五矿培育重点“大商品”的效果在经营收入中得到集中体现,覆盖基本金属前、中、后端的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已经逐步清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核心主业经营业绩连创新高,其中全年销售钢材2880多万吨,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铁矿砂经营量5388万吨,铁精矿产量499万吨,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氧化锑、硬质合金、中重离子稀土分离产能居世界第一。焦炭、氟石、碳化硅出口和铬矿、锰矿进口海关排名第一。锌矿产能位居国际前列,铅锌冶炼能力保持国内第一。钨、锑、中重稀土商品形成了全球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集团公司业务协同效果逐步显现,国内外业务均衡发展,其中海外企业资产总额、利润贡献率同比大幅提升。
任重道远再掀创业热潮
针对2012年行业发展挑战增多、通胀形势不容乐观、资金紧张持续存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周中枢强调,2012年中国五矿将着力培养“五种核心能力”,继续夯实基础,稳健经营,为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目前,中国五矿已经明确了2012年的经营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企负责人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目标,坚持发展战略,积极稳健经营,优化布局结构,推进企业创新,加强精益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增强核心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圆满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为此,五矿人要把握好工作重点,把握趋势狠抓市场,突出效益稳健经营;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专业运作能力,续写产融结合新篇;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提供坚强发展保障;大力建设五矿文化,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经过2011年的大步跨跃,中国五矿在国内金属矿产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新的巩固。在此基础上,建设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的重任,已经历史性地落在了五矿人的肩上,这是一个崇高的目标,也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全体五矿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12年,尽管前进道路上充满挑战,只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新的发展目标。五矿人将发扬“五矿精神”,再掀创业热潮,团结一致、加倍努力,全面完成2012年生产经营任务。
链接
五矿获全球“环境先锋企业”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2011年中国五矿社会责任实践扎实拓展,首次编制发布社会责任国别报告(澳洲报告),各项援助、扶贫工作创新进行。全年累计向社会捐助资金3440余万元,被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奖”,并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评为“环境先锋企业”。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商务时评”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