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信澄清债券浮亏6亿传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04:08 来源: 信息时报

  称仅亏损6648万,主要是市场下跌、资金吃紧导致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岚) 陷入“债券自营陷巨亏门”的国信证券昨日正式发布新闻稿称,债券自营存在浮亏,但没有传言中的6亿元那么多,截至2012年1月13日该项业务浮亏仅6648.29万元,并表示“主要是市场下跌、资金吃紧导致,亏损额度在公司可控范围内”。而对于传闻中原债券业务负责人已经离职一说,国信证券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在专项资金还没拨付的情况下,债券部门越权行动,擅自操作放大业务规模,“公司正加紧处理这一事件”。

  亏损额在可控范围内

  1月16日,有知情人士向多家媒体爆料称,2011年国信证券债券自营业务由于放大杠杆,造成6亿元以上亏损;原债券业务负责人已经离职。有媒体援引该人士之言称,“国信证券原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公司资金在去年下半年买入大量债券,并利用目前债券交易的杠杆机制隐瞒公司随意放大,企图从中牟利。但事与愿违,去年下半年债券市场遭遇低迷,其放大交易的债权带来巨额亏损,因而东窗事发。”

  针对这一传闻,国信证券昨日正式对外发布的新闻稿称,截至2012年1月13日,该项业务浮亏6648.29万元。之所以出现浮亏,“主要是因市场下跌、资金吃紧导致。亏损额度在公司可控范围内。”国信证券表示,债券撮合交易业务是国信开展的一项常规业务,自2006年启动以来,一直运作有序、情况良好,每年都有一定盈利,不需要公司资本金支持。

  至于传闻中原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利之说,国信证券回应,2011年公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希望进一步发展债券投资业务。公司经过多次研究,准备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然而,当公司尚在研究、论证,专项资金还没拨付的情况下,该部门越权行动,擅自操作,放大业务规模。“该事件本质上属于业务部门的个别人员越权操作。”国信证券称,公司在2011年9月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停止了资金拨付流程,首先处理越权行动问题,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全面调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现已摸清相关情况,并已采取了措施。

  该项业务目前已暂停

  这份落款1月16日的新闻稿称,国信目前已暂停该项业务,并于2011年10月31日主动向监管机关进行了专项汇报,也在部门会议、公司内控会议和年终总结大会上进行了情况通报。

  国信证券的这则澄清文件同样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网友调侃,借职务之便利用目前债券交易的杠杆机制隐瞒公司随意放大,企图从中牟利,“看上去怎么像是瑞银版流氓交易员现身国内?”还有业内人士感叹,和过去20年券商自营收益累计为负数相比,这只是沧海一粟,“再次想起关金总在国信时倡导的不做自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