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发年终奖灵活更重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0 01:5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马可佳

  “公司的年终奖确定了,是12(月工资)+2”,某网络公司员工在听到年终奖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发到微博(http://weibo.com)。

  不知道从何时起,“晒年终奖”已经成为了年底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新浪微博上,一汽-大众将发放相当于27个月工资的年终奖,让网友瞬间集体“羡慕嫉妒恨”。

  后微博又爆料,经一汽-大众证实,该公司去年年底确实发放了27个月工资作为分红,但不是以全额工资作为基数,而是发放27个月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也就占每月到手工资的1/3,一般职位的员工基本工资也就3000元左右”,这样,普通员工能领到8万元年终奖。

  更劲爆的消息在后面,湖南红网编辑“望岳归”微博爆料:“中信投行部年终奖发了87个月工资!一汽-大众弱爆了!”网友又是一阵疯转,“还让不让人活了?”这条消息被中信证券投行人士否认。随后“望岳归”删除了该条微博。

  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的职场人,都希望用丰厚的年终奖为整个年度的工作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然而真实的年终奖让很多员工五味陈杂,而对于公司来说,发年终奖也是一种特殊的福利,有不少公司为了鼓舞员工士气,提前发出了公司年终奖。也有的公司为了帮助员工避税,同时害怕员工领完年终奖后跳槽,故意分批下发年终奖,以求拴住员工。

  北大纵横咨询管理集团合伙人张林强认为,打破年终奖传统的发放形式,将年终奖分散化是一种好办法。比如,可以把奖金在年终前的两三个月度里以奖金的名义下发至部门,并且淡化年终奖的概念,可以使年终奖适当变形成为刺激员工积极工作的间隙强化物,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励员工。

  此外,企业可以把年终奖化整为零,在接近年终时,以不同的名目发放。比如对乐于将自己的知识与团队共享、长年出差,并且主动合作的员工,可以发放特殊奉献奖、合作伙伴奖、创新奖等多种名目的奖励。这种灵活的发放方式对员工的激励效果远比一次性地发给奖金并且说不出更多的理由好得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