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或看空 国内企业反做多 航运低迷期运力扩张现分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0 02:25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日前有消息称马士基放弃购买10艘1.8万TEU集装箱巨轮的计划。对此,马士基紧急回应称,公司对这10艘巨轮仅拥有是否购买的选择权,目前来看,只是可能会放弃行使而已。马士基COO(首席运营官)MortenH.Engelstoft表示,最后行使是在2012年2月末。
马士基此举究竟是 “御寒术”还是“拖刀计”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两者或兼而有之。所谓“御寒术”是指,航运市场低迷,使其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过,也不排除这一招为“拖刀计”,即先宣布放弃,以期在后来的重新谈判中,获得压价机会。
同时,航运业资深人士指出,马士基此举不会影响到国内一些企业的“占位”行为,为了在航运低迷期后抢占先机,国内企业的订单可能还会继续。
专家称不是资金链的问题
“其实这本身是一个附加的订单,取消没有实现的订单在业内并不罕见。”资深业内人士马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尚难就此判断马士基在战略上是出于什么考虑,不过应该不是资金链方面的问题。”
某航运分析师告诉记者,取消选择权以前也发生过。马士基此举可能是出于价格谈判的考虑,也有可能是出于对航运业市场的判断。他指出,2011年集装箱船价格下降了不少,目前处于低谷,如果马士基此前订立的选择权处于价格高位,无疑不太合算,放弃以获重新谈判的机会也在情理之中。同时该分析师认为,还可能与航运市场行情太差有关,特别是当下欧债危机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据《航运交易公报》消息,马士基于2011年2月与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韩国大宇)签署了10艘1.8万TEU集装箱船舶合同,金额约为19亿美元,交船时间为2013~2015年。同时,签订该合同时马士基即表示,有再度签署20艘该种船舶订单的可能。
2011年6月,马士基再次向韩国大宇订购了10艘1.8万TEU集装箱船舶,并保留了最后10艘船舶订单的选择权。
马士基COO(首席运营官)MortenH.Engelstoft近日表示,“对于已经订购的20艘Triple-E型1.8万TEU集装箱船,我们感到十分满意,并希望可以保留这项交易的行使权,以期在市场上保持最好的运载能力,以及最高的运载频率和可靠性。”
不过,马士基近日对外回应中却提到可能不再行使该购买权。另据业内人士介绍,马士基与韩国大宇应该已经有了默契,据他了解,韩国大宇已经在2012年预期中把集装箱船生产的比例下降了很多。但他也指出,商业行为中迷惑对手以给对手压力的情况很常见,故很难作最终判断。
国内企业“占位”恐将继续
业内人士认为,就算马士基放弃其最后10艘巨轮选择权,恐怕也不会削减国内有实力企业的下单热情,抢占航运恢复期的市场先机可能还将继续。
马途告诉记者,航运业的后危机时代,即航运业危机之后的恢复期,企业的“占位”非常重要,现在可能不是企业判断要不要订船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实力去做。
上述航运分析师也表示,观望只是小企业的行为,2011年国内集装箱业务的前五大公司在未来3年订单占比的增速、2012年交船情况以及运力控制等都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要下订单的还是会继续订,不太可能因马士基此举而放弃。
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10月,中海集运(601866,SH)即称看好2013年航运市场,宣布将购买8艘1万TEU船舶,同时也对另外4艘1万TEU船舶具有选择权,这些船舶将分别不迟于2013年和2014年交付。
而海航集团也于2011年12月16日宣布顺利完成10.5亿美元交易,将GESEACO收为囊中,加强其集装箱运输的实力。
“未必是赌博,3年或者5年而已。大的企业必须去抢占市场,不去就会失去主动权,而小企业会被挤出市场。”业内某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如今船舶订单更倾向于具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其实这就是一些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在“占位”,抢占未来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