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藏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0 05: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拉萨八廓街深处的一处藏式小区里,刚刚从北京返家的索朗旺堆一进家门,便被亲戚围了起来。小侄女一下子扑到旺堆的怀里,亲昵地蹭着旺堆的脖子,其他人也热烈地说着什么。

  听到儿子进门的声音,旺堆的爸爸从院子尽头的一个房间里走出来,远远地站在人群外,看着儿子幸福地笑着,耳朵上还夹着绘制唐卡用的铅笔。

  “叔叔,他们在说什么?”记者问。

  “在夸旺堆有出息!”旺堆爸爸说。

  旺堆是中央民族大学大三的学生。尽管爸爸有一手绘制唐卡的好手艺,旺堆没有子承父业,考上了环境生态系,成了整个小区惟一一个理工科大学生。

  “从小阿爸就告诉我要好好读书,学知识。以前,我们家只有阿爸一个人工作,画唐卡还有木画。我阿妈是家庭主妇,不上班。全家一半的收入都供我和我姐读书了。”旺堆说。

  “这幅唐卡就是阿爸画的。”旺堆指着屋子里最大的一幅以布达拉宫为主题的唐卡告诉记者,“阿爸说了,画画是手艺,是乐趣,只要我喜欢,他可以教我。但他没有文化,不能帮我读书,所以我必须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才行。”

  “我在北京读书,一年的学费要6000元,每个月的生活费也要差不多1000元。好在阿姐已经工作了,有工资,能帮帮阿爸。我可是全家人一起供出来的,不好好读书对不起家里。等我毕业了,我要回拉萨工作,以后我来养家。”旺堆说。

  正在聊着,旺堆的阿妈和阿姐已端上大盘的肉和主食,小小的屋子里顿时弥漫起浓烈的香气。“我最爱吃阿妈做的藏面和牛肉,在北京就天天想。刚才快下火车的时候,我还给阿爸打电话说这事呢。阿爸说,阿妈一大早就在准备了,肉都炖得差不多了,进家门就可以吃了。”看旺堆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记者不忍再多做打扰,端着甜茶“转战”到沙发上,和旺堆爸爸攀谈了起来。

  “那时候那么苦,您有没有想过,干脆不让这姐弟俩读书了,跟您一起画唐卡?”记者问。

  “你说的那是以前,现在城里人都不这么想了,都知道再苦也得供孩子上学。你看,我们这个小区的人都不富裕,可家家孩子都上学。我们没有文化,孩子不能也没有文化。有文化了,日子才能越过越好!”旺堆爸爸坚定地说。

  “旺堆的学校开学早,他赶不上在家里过藏历新年了,今天就当是过年。来来来,尝尝我家的牛肉!来了西藏,就要大块吃肉!”记者的碗里,牦牛肉“山”已经冒起了尖儿……

  (更多报道见五至七版)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