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考虑取消新股网下认购上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0 07:16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据新华社 步入2012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成为与股市行情一样备受关注的话题,各方建议与争论不绝于耳。2009年启动的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改革箭在弦上,证监会正就此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从各方迹象来看,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化之路成为必然。

  “毫无疑问,‘市场化’将成为今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核心词,这也是历次改革所秉承的原则和方向。”证监会有关人士透露。

  据了解,2009年启动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初就确定了改革分步走的方案。如今,前两步已经顺利实施,市场主体的博弈作用日益明显,投资者权益保护也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然而,新股定价依然偏高,中介机构不尽责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公司粉饰报表冲关上市的情况屡屡发生,这都对进一步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这些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是定价问题。一二级市场的不协调发展不仅仅被投资者诟病,更引起了高层关注,日前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此表示,今年要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

  具体来看,增加在新股发行和上市环节的存量股份流通性,存量股份配售,推动实际控制人之外的股份上市首日可流通,在股票定价、承销等方面进一步简化程序和管制,这些都将成为改革的着力点。

  此外,由于新股风险的加剧,证监会表示要研究修改有关办法,考虑取消新股网下认购的比例上限限制,通过加大机构投资者在网下的认购比例,以增加机构在定价时的责任和价格敏感性。

  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目的都在通过建立合理的商业规则推动市场主体能够更加归位尽责,同时减弱行政的力量。

  今年即将开展的下一步改革将进一步放松管制,同时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郭树清说。

  据了解,未来的发行监管将更加专注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抑制包装和粉饰业绩。证监会也正在研究取消现行制度中涉及公司价值实质性判断的内容,比如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等;同时进一步推动发行人和市场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以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为核心,包括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在内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发现企业的真正价值,这将是监管部门所追求的发行监管蓝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