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当媒体遭遇社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0 21:04 来源: 《新财富》

  传统媒体遭遇社交新贵,碰撞无可避免。社交网站的走俏以及“自媒体”的崛起,使得媒体产业链的嬗变与创新紧随其后。

  不管情愿与否,Facebook的首次公开招股或许都近在咫尺。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一旦公司拥有超过500位股东,即便是非上市公司也必须公开财务信息。基于Facebook的股东人数将在2011年底前逾越500人这一界限的事实,估值已逾千亿美元的社交网站鼻祖或将在2012年4月被迫公布财务信息或进行IPO。

  虽然上市与否仍未有定论,但对一家成立至今不过7年有余的公司来说,已经披露的信息足以证明其辉煌:全球活跃用户逾8亿人,仅美国一地就有约2亿人,占国家总人口的2/3;每天评论或点击“like”键20多亿次,上传照片超过2.5亿张;据估算每个月用户发布的各类信息约有300亿条。

  同样提供如此海量信息的并非Facebook一家,Twitter、YouTube等一批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站,成功担当起内容聚合、分销和传播的平台,成为网民新的互联网入口。在中国,尽管微博(http://weibo.com)的 “社交属性”和“媒体属性”一直在博弈,但并不妨碍新浪微博在近两年半的时间内拉拢了2.5亿注册用户,每天发布微博超过9000万条,还有近50000家企业开设了微博账号。

  当这些网站以即时、互动、大信息量等特点掳获大批受众时,它们所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还有信息被传递的方式。传统媒体遭遇社交新贵,两者的碰撞在无可避免地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嬗变与创新。

  “自媒体”:新闻DIY

  从日本大地震到动车追尾事故,再到利比亚局势,借助多种社交平台,原本处于新闻制造边缘的受众日益扮演起新闻源的角色,人人都可以发布消息、表达立场、成为一个媒体渠道。有国内学者将此描述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托了社交网站如日中天的福,彰显私人化和平民化的“自媒体”,凭借低门槛、强交互性和快速传播,近两年发出了越来越大的声响。

  在2011年初日本强震的灾难报道中,日本东海大学的教授叶千荣频频在微博直播震区各类重要新闻,从街头亲眼目睹到日本官员的讲话,从官方发布会到相关数据通报,并且不断回答网友的各种提问。利用身处一线的优势,叶千荣这个“自媒体”,走在了许多电视台、报纸和网站的前面,成为网友眼中的震区新闻发言人。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曾在出席第二届中国数字媒体峰会时指出,以前,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都是由传统媒体或专业媒体来完成,有一些网络媒体也会进行实时的报道。但是到了“自媒体”时代,新闻的报道往往更多由事件参与者和目击者来完成。

  事实上,即便并非身处新闻发生地,“自媒体”的出现也让普通大众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在埃及骚乱和利比亚军事行动中,带有“榕通社快讯”字样的消息无数次被转载,12月初的莫斯科游行,老榕和他的“榕通社”再度表现活跃,迄今已经拥有了超过26万受众,而其背后仅仅是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张3G上网卡和一口用来收看半岛电视台的“锅”。

  对于“自媒体”的力量,有人这样概括:当粉丝超过100,你就像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成了一份都市报;如果超过1亿,那你就是中央电视台了。而微博正是这一力量的主战场,这在中国尤为明显,新浪微博设置的“微话题”、“微访谈”和“微直播”等功能,都是其媒体属性的突出体现。在曹国伟看来,微博的聚合和传播效应,会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媒体的产业链。

  Storify:聚合+筛选

  社交网站的日益走俏以及“自媒体”势力的日渐强盛,改变的不仅是传统受众在新闻采写与消费过程中的角色,同时也让媒体记者的采写方式发生了变化。

  全美公共广播电台(NPR)的高级社交策略师安迪·卡文(Andy Carvin)在报道埃及和利比亚事件时,便充分挖掘了Twitter的潜力。尽管身处万里之外的华盛顿办公室,但作为Twitter狂热分子的卡文通过收听身临现场或知情人的消息,验证、筛选并重新组织了数百个Twitter消息发布者的内容,将它们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方便用户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最新进展。

  这种颇有几分类似“道听途说”的报道方式不仅让卡文一举成名,甚至还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网站:Storify.com—利用其所提供的工具,媒体记者甚至普通民众,可以快速搜索和拉取特定主题的内容,把Twitter的只言片语、Facebook的更新消息、Flickr的照片贴图以及 YouTube上的视频短片等诸多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连贯的故事,用户随即可以把“创作”完成的故事分享到私人博客或任何想要发布的平台。

  Storify由原美联社记者伯特·赫尔曼(Burt Herman)参与创立,其出发点即是为了帮助媒体记者更多地利用社交网络来进行新闻采写。网站还在测试期时,就与包括《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在内的多家媒体机构展开了合作。2011年4月下旬,Storify.com正式上线运行,最初4个月有近10万篇内容借助该平台而“创作”完成,据赫尔曼透露,这些通过各个渠道传播出去的作品访问量高达1300万次。而在对公众开放前,Storify就已经收获了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除此以外,作为一项免费工具,Storify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但已经吸引了三星和Levi's等企业用户来进行品牌推广活动。按照规划,广告收入以及向企业收费将成为未来支撑日常运作的两条“输血管”。2011年11月,Storify.com顺利实现了改版。如今打开其主页,NBA、占领华尔街、2012年总统选举、经济危机以及全球极端天气等热门话题赫然在列。虽然实质未变,仍是为用户提供聚合和筛选消息的工具,但外观上却更向门户网站靠拢,这为其日后大规模吸引广告客户的加入做实了铺垫。

  谁是“信息把关人”?

  Storify并非孤军奋战,Storyful、Tumblr、Color等一批新兴的网站尽管呈现方式各有不同,但其本质功能都是为了方便包括媒体记者在内的所有人更有效地过滤、筛选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从而整理出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流。

  虽然这种采写方式远非主流,但已经有一些传统媒体开始了“尝鲜”之旅。路透社的一名记者在伦敦骚乱时,通过Storify来追踪报道整个事件的进程。而一向大胆的半岛电视台则更为“激进”,其英语频道推出了一档全新的脱口秀节目The Stream,有点类似现在电视上的“读报”节目,集合各家的热点事件和精彩观点,所不同的是,这档新的节目“读”的是使用Storify搜集来的社交媒体上的不同观点,这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把Storify变成了节目实时更新的台词本。

  即便不是通过Storify及与其类似的服务,事实上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社交网站来获得新闻素材和新闻内容。《华盛顿邮报》在近期刊登了一篇根据Facebook上的个人更新而编写的新闻故事—当事人由于患有妊娠综合症而死于难产,她在Facebook记录了自己的整个怀孕过程和各种症状。另一个例子来自《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1年9月初,飓风艾琳袭击了美国东部的大西洋沿岸,该报利用社交位置服务网站四方(Foursquare,详见本刊2010年8月号《梦想照进位置》),在头版头条罗列出了纽约所有疏散中心的详细信息。而在日本地震之后,一本由Twitter上的消息汇集而成的地震回忆录Quakebook也在率先推出电子版后付梓印刷。

  社交网络时代,信息的泛滥让内容筛选和过滤的重要性凸现。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信息把关人”的作用却在进一步弱化,话语权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冲击—无论他是否受过正统的传统教育,是否服务于专业的媒体机构,甚至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在编写新闻,类似Storify等服务的出现,几乎让每个自然人都拥有了这样的机会与权利。无怪乎有媒体人士反应激烈,宣称媒体生态系统和盈利模式受到了双重威胁。即使真有那么一天,那也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仍将会是新闻事件的主要呈现者,但社交网络的盛行注定将改变他们的某些行事作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