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国情咨文提重振制造业 专家称其说易行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1 13: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们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奥巴马实现再工业化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从目前情况看,或许只能是说易行难。
首先,美国制造业转移海外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的结果。当前国际分工越来越细,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地区间大幅流动。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所决定的。为了节省工资开销,美国公司纷纷把大量业务承包给外国。其结果必然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奥巴马要扭转这种局面,说到底就是要改变资本的属性,这谈何容易?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不断延长和完善,世界多地已形成各种产品的生产及服务中心。奥巴马要美国再工业化,实际上就是对全球现有产业布局的再布局,这或许不是出台一两项税收调整政策所能办到的。以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为例,其零部件多达上千个,但90%以上都不是在美国本土生产,而是来自韩国、日本、德国等地,最后在中国进行组装,与之配套的企业在中国达上百家之多。吸引苹果公司把其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人力成本较低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苹果公司在中国能够享受到零部件采购的便捷、供应链管理的高效以及产业集群的效益,这都是在美国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美国如今已无法提供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大量技艺熟练的工人和工程师。据苹果公司称,在iPhone组装线上工作的工人就有20万人,为管理和组织这些工人,仅工程师就需要近9000人之多,如果要在美国招聘同等数量的高素质工程师,至少需要9个月时间,这无疑将延误商机。去年2月,奥巴马曾向“苹果之父”乔布斯提出有没有可能把苹果公司的生产转移回美国,据在场的人回忆,乔布斯回答道,“这些工作不会再回来了”。
可见,奥巴马要“力挽狂澜”,希冀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岗前培训,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无疑将遇到诸多困难。不过,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这也是重要的信号和严峻的挑战,切不可掉以轻心。过去十年,中国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得较为成功,关键在于向外商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经商条件。如今,为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的挑战,我们应该在劳动力素质、经商环境、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方面再接再厉,做得更好,才能在这一场新的争夺中处于优势地位。(吴正龙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