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永刚的“渔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1:1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宋冰
简永刚一直在反复盘算他的生意。
“你给我判断一下,接下来弄什么,怎么弄能赚钱?”这是饭桌上简永刚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简永刚身兼一份公职,同时还拥有一个路灯厂,因为胆子大又早置了房产,交际圈也颇活络,饭桌上一个当地掌管信贷的官员的在场就说明了问题。套用当地人一句话,以前饭桌上请到批土地的官员比较厉害,现在则是请到能批钱的官员才算有路子。所以简永刚虽然才30出头,但已经算得上是安徽这个普通县城里一个能人。
“我买这个房子的时候,1800元一平方米,别人都说我脑子出问题了。现在这个房子已经涨到2500元一平方米了,我看还要涨。”除了房产以外,简永刚还有一个得意的投资是低价买下了城里的一个小垃圾场,然后改建成一个停车场,随着县城人气渐旺,能看得到很好的出租前景。
关于路灯厂呢,简永刚也想得很明白,虽然有盈利但是很难扩张。“做零件很难赚得动,一个是我们没钱买这么多的模具,式样就会受到限制;另一个是现在招工很困难。”
虽然置身劳务输出大省,简永刚也觉得招工是个头疼的大问题。“一个工人也得一个月两千多块钱,还不好找,稍微懂点技术的工人更难找,加钱都不好找。”
简永刚曾经尝试过把几个工人送到扬州去接受更高水平的技术培训。“回来没几个月就全跑了,有的自己干了,有的跑到沿海那里去打工了,”简永刚说,“我想了很久,还是只能培训自己亲戚保险一点。”
路灯加工的薄利让简永刚觉得需要再动些别的脑筋,比如从单纯的制造业延伸到做路灯的工程服务,“我现在就去找机会负责一整个路段,把新路灯装上,收钱,然后还能把旧路灯回收,通过整修还能再卖出去。”
最近简永刚又想到了一个新路子,他在自己负责的许多路灯上装上了广告牌,受这个思路启发,他甚至低价租下了县城里几个位置较好的露天广告牌,而且签的都是50年的长期租约。
尽管这样,简永刚还是觉得这盘生意经还没有算尽。“你觉得我的厂还可以怎么弄弄?”他指的并非是路灯经营方面,而是厂房以及所占的土地。来自沿海地区几个客人的建议没有让他失望:相比长三角许多城市对于土地使用的规范化进程,在安徽这个小县城土地还属于早期比较自由使用的阶段。比如在厂区内还允许业主自己沿街造商铺,无论是用以出租或者日后拆迁赔偿都会大有好处。
觉得大受启发的简永刚为了这个建议敬了客人好几杯酒。但是还有另外一些不踏实,比如说他已经租下的广告路牌位,暂时还卖不上什么高价。“上次有个公司说要租,但只肯出300块钱。”这个低价有点动摇了简永刚的信心。已经初步完成布局后,他羡慕着东部城市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租金的广告路牌,以及飙高到难以想象的房价,这些城市运营以及生活成本的抬高,恰恰将给他带来最直接的财政收益。
而在那些已经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感受过经济汹涌浪潮的人看来,简永刚所做的一切简直是他们昨日的翻版。简永刚所置身的发展模式,与他们曾经历的看上去并无二致。“户外广告牌位,能租多长时间就租多长时间,尤其是房地产商进驻以后,房地产广告一定会上位,租金只会越来越贵,无本生意。”他们如是告诫简永刚。
这并非毫无依据,县城中心地带新刷的楼盘广告,正在大兴土木的商业街,往郊外一点新落成的工业园区,呈现着与10年前东部沿海几乎完全相同的发展面貌。由于中国各地发展路径的单一化,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看上去主要体现在规模和程度上,鲜见模式差异,以至于来自较发展地区的过来者能够大致判断出简永刚将面临的轨迹走向。
不过有些方面连简永刚都觉得不太能接受,“我们这里很多新建的园区,里面好多工厂都是从大城市那里搬过来的,老百姓都觉得污染也带过来了,所以都叫它们‘流转园区’。”
但是更多占据着简永刚脑海的还是对于未来的创富期望,许多在东部地区已经破灭的财富神话在此地仍然奏效,在老百姓中口耳相传,刺激着各种形式的开发冲动。
看上去简永刚已经尽其所能地铺开了一张渔网,只等着城镇化大潮从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卷往内陆,届时鱼儿将随潮所至跳跃入网,他就可以轻松分享经济大潮涌及此地所带来的利益。
不过只要站在海边就可以看到,浪潮从来不会无尽地蔓延到岸上。简永刚的渔网收获几何,事实上没有人能确切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