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小镇的繁荣与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1:1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谢雪琳
这次春节回老家,屡有惊诧之感。这惊诧既缘于地震后财富积累的迅猛,也因为富裕之后同龄人命运的奇妙变化。
回老家后的第一天,就看到一辆奥迪从身旁穿过。随后几天,奔驰、宝马悉数登场。这些车都才买没多久,尚未上牌。至于丰田、尼桑、福特、大众、现代,那更是满大街跑。其中既有家用轿车,也有越野。
“现在镇上买车的人多得很,不是什么稀奇事。”亲戚告诉我。她家一辆越野、一辆货车,生意做得很是红火。
若在大城市,这样的景象并不出奇。但对于一个地处西部、人口5万的镇来说,这还是有些不可思议。而这一切也不过就是这几年的事,让不常回家的我感到吃惊。我也很好奇,小镇迅速积累的财富,源于哪里?
小镇离绵阳不远,属于“5·12”地震灾区,但在地震中破坏不大,没有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受损房屋倒比比皆是,这里开个口、那里裂个缝,房屋的安全系数有所降低。因此,镇里仍获得政府及各方帮助,灾后建设搞得热火朝天。
实际上,因地理位置好,小镇吸收了方圆一大片的人气,商贸较为发达。也因此,在“5·12”地震之前十年,小镇便开始了一波城市化浪潮,大量农田被征用,变成厂房、街道、铺面、楼房。地震则大大地加速了这一进程。这四年的时间,新修建街道、小产权房、社区的数量与之前十年差不多。说是地震让小镇焕发第二春,倒也合适。
地震之后,镇上所有的街道都被重新修建了。从我有记忆时起,街道就是一副破烂相。去年春节回来时,镇上到处乌烟瘴气,皆因街道翻修之故。今年春节,道路平整、开阔、干净,路面上贴有行车道、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道路之新景,倒让人心生此处宜居之感。
除了街道,本地人修建的小产权房、外来房产商修建的现代社区如雨后春笋。曾经是我们儿时游乐园的农田、小山、河流,如今都已变成了房屋。
大量的工程建设,催生了一批小镇新富。他们当中有靠卖地一次性获得收益;有镇边河坝的承包商,为建设提供砂石;也有包工头,承包街道翻修、房屋建设;还有本地小型房地产商,买地、找包工头修房、卖房,一次买卖可有二十万到五十万甚至更高的盈利,不少人这几年里都干了数笔这样的生意。
这些不过是正常的买卖,此外还有大量灰色经营与收益。
地震之后,曾有江苏等地的外省人来本地投资砖厂,欲在重建浪潮中攫取收益。但他们投入了几百万,却少有人收回成本。原因无他,不过是强龙压不住地头蛇,被本地人给逼走了。
这些被俗称为混混的人最为人所知的手段,便是要求不投钱、入干股,若答应便可帮忙摆平各种事务,不答应便制造事端。据亲戚讲,在买奥迪、奔驰的人当中,不少都是这些混混。此外,在各种承包项目中持干股者中,还不乏政府官员、村委干部。
但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却是,富裕之后,人却并未变得更好,反而是危机频现。
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的一些同学也赶上了浪潮,凭借家里积累的资本、自己的聪明勤奋,开铺面、承包工程等,积累了不少财富。但在富了之后,却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便是赌。
在未经证实的传闻中,A同学因为赌至少输了150万,B同学一个晚上便输掉了一套房,C同学赌得老婆抱着孩子跑掉了……赌的方式多种多样,麻将、扑克、买大小等等。
我本想联系其中一位原本相熟的同学,却无论如何也联系不上。他的电话少有人知,家里也没人。邻居告诉我,他早已不做生意,平常也难得回家,若要找他,最好去镇上的各个茶楼(也即麻将馆、赌场)。
听着他们的消息,我也不禁想起了假期相见的另外一些同学。他们在国外名校留学,看起来与这些好赌之徒差别巨大:一方充满希望前途远大,一方已然沦落。但我却也感觉到了一些共通之处:迷失,不知道自己想干啥、适合干啥。这或许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同龄人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身处何处,走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