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推出尚待时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7: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内容极其丰富、非常实用,可操作性极强。”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用尽溢美之词。在他看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没有中央文件、政策支持,上海自己不可能做成。”
1月31日,上海市政府举行龙年首场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央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上海证监局、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编制背景、意义和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服务实体经济:
做得不错,可以更好
“和别的国家相比,您觉得中国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得怎么样?”在回答《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方星海回答,“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否则很难解释中国经济保持30年快速、可持续发展,且波动性较小。当然,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事实上,《规划》花了很多笔墨就“不断提升金融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展开部署。在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余文建看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为此,央行上海总部专门下发支持上海实体经济发展相关《指导意见》,涵盖12个方面,30条举措。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建平则提醒记者:“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根据中央要求,上海不仅仅要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要建成国际经济、航运和贸易中心,‘四个中心’建设本身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演绎。”
“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银行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额的90%,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蒋明康告诉记者,“《规划》鼓励和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正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各类企业和行业,包括大力发展贸易融资、消费金融。”
与此同时,《规划》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加强对中小企业和文化及创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金融服务,探索发展低碳金融,发展新兴融资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这些创新实际上都是金融业支持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蒋明康分析到。
加快改革创新:
先试先行,逐个突破
《规划》在阐述“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时提出,深化金融改革,支持和鼓励金融创新,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为主体的金融创新机制。
以市场普遍关注的国际板为例,方星海告诉记者:“国际板肯定会推出,但推出的具体时间要看‘时机是否成熟’。”他进一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如果错过,可能难以建成,因此,国际板以人民币计价属于应有的议题。”
《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尽管国际板的推出杳无音讯,方星海还是向记者透露了上海即将推出的金融“创举”,探索在金融市场引入金融产品上市试运营机制。
“现在新的金融产品审批太慢,让一些没有得到审批回复的金融新产品,可以先上线试运营。”方星海进一步解释到,“在试运营过程中,市场反应好再向政府提出申请,市场反应不好或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或撤销。”
作为监管者,上海证监局副局长朱健表示,金融新产品未经批复就上线试运营,并不意味着放宽准入制度,证监会还是会遵循审慎监管的原则。“我们仍将坚持以风险可控、可承受,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基本的前提条件,来加大市场化的创新活动”。
(责任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