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合力应对“用工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8: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春节过后,各地又开始打起了农民工的“争夺战”。在东部的上海、浙江,一些用工企业开着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去接农民工回来;而在中西部的江西、重庆,当地的官员在春节期间更有一项特殊的加班任务,就是设法让那些回家过年的农民工留下来,能留多少就留多少。以前人头攒动、求职者众多的各地劳动力市场现在却是招聘者众,应聘者寥寥,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用工荒”带来的巨大压力。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压力正在逐年加大。东部地区受到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制约,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流向西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发现,与其在城市租房子打工,还不如在家乡工作。此外,计划生育政策效果越来越明显,适龄农民工群体也在相对减少,“民工荒”已由结构性短缺向劳动力全面供应不足转变。
应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民工荒”现象并不奇怪。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日本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约50%,产业工人的短缺使日本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为此,日本采取推动设备投资扩大、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办法,最终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要解决当下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日本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借鉴。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实现政企密切配合,在更高的起点,更广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来破解这一难题。
就企业而言,当前应当从职工心态入手,在薪酬、职业规划、培训技能等方面给予更加细致的改进,从基本的企业留人机制入手,保障长期人力资源供给。此外,还应当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动化水平。比如温州奥康集团,他们将新研制的加工设备运用于流水线,可以实现节能25%至35%,用工量至少可以减轻25%左右。同时将简单工序转给代工,有效缓解了“缺工”压力。
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当地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完善人才平台,疏通用工渠道,同时要为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的地域大环境和人文大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为企业进行必要的税务减免和财政信贷扶持,协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以增强企业应对“用工荒”的承受力和稳定发展后劲。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金融证券频道】(地址:http://finance.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