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农村建设需民生科技支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9: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民生是推进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民生科技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目前,我国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底子薄、基础弱、人才少、手段差等方面,加强民生科技的创新、示范与推广,让科技植根于农民生活,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新农村建设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来看,农村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亟须科技支撑。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改善亟须科技支撑。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还不高,生活垃圾处理率较低,农民对村容整洁满意度不高,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新农村建设缺乏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技术与装备。二是农村清洁能源利用亟须科技支撑。农村家庭大部分仍以煤炭、薪柴和秸秆等能源为主,这些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液化气、沼气和电等优质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相对较小,对太阳能的利用比例更低,新农村建设缺乏太阳灶、高效沼气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及设备。三是农村饮用水安全亟须科技支撑。大部分农村饮用水无沉淀池,无净化消毒灭菌设施,适合农村的饮用水消毒技术缺乏,供水水质得不到保证。四是农村医疗保障亟须科技支撑。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简单、易用、低成本的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和装备缺乏,廉价、高效的适宜药物较少。五是农村民生科技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覆盖内容多,具有区域性、分散性、实用性、经济性、简便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惠农的基本方针,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生活质量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升等重大问题,按照“系统设计、资源集成、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的思路,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开展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示范,加强民生科技培训,使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针对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农民需求,推进民生科技,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统筹城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在新农村建设上统筹科技资源,加速推进科技资源向农村民生领域流动。

  二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民生技术研发集成与配套示范,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以改善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为目的,开展农业废弃物及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探索不同生态类型的农村清洁社区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村社区发展;以降低农村能源污染为目的,开展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农村清洁供暖供热、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技术及设备开发示范,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带动农村能源利用结构的转变;以解决农民最为关心的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为目标,开展饮用水监测及卫生处理、农产品监测及安全生产等技术研究集成,提高农村居民饮食健康水平;以提升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创业的科技致富能力。

  三是强化信息技术在民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建设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与体系。遵循主体多元化、组织网络化、模式多样化、服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开发针对新农村建设多样化、分散化科技需求特点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培养科技信息服务专家与信息员队伍,示范双网信息化传播平台服务、科技短片视频传播平台服务、远程视频交互系统平台服务、手机短信平台服务等科技服务新模式,探索建立便捷高效、资源共享、服务到位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