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放预披露“试金石” 条件成熟时材料申报即预先披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2 01: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杨颖桦 2012-02-02 01:25:48
2月1日,证监会正式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下简称首发)预披露提前制度,将以往在发审会前五天公布的拟上市企业招股说明书,提前至初审会前阶段进行预先披露。而这意味着证监会对发行审核中的信息披露制度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预披露稿是试金石。”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指出。
而上述负责人透露,未来证监会将不断总结预先披露的经验,条件成熟的时候,要求材料一申报,就立马预先披露。
而对于备受关注的反馈事项与被否原因,证监会也做出了新的动作。
“我们从2010年4月份开始公开了所有的拟上市企业的被否原因。过去的公布时间周期较长,大约一个季度集中披露一次,最近一段时间公布的频率在不断提高。”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而在最新颁布的预披露规定中,我们增加了一个环节,初审会中提出的重点意见,书面反馈给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这是以往没有的。”
“试金石”引社会监督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祭出这一“试金石”,是为了引来社会监督,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完成证监会对于发行审核工作中角色定位的进一步转型与完善。
首先,这是为了贯彻证监会对于发行审核以信披为纲的新动态,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指出,预披露提前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发行人与中介机构主动申报应披露的事项的积极性,包括证监会前期未关注的问题也要提高披露的主动性。同时,在证监会回复意见以后,如果产生了新的情况也要主动披露。
“主动申报、主动披露的义务在发行人与中介机构。”他指出。
但是,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发行审核来看,中介机构的工作还是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 在律师的尽职调查、保荐机构的内核把关,材料报到证监会后有没有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管理等环节。
其指出,目前证监会发现有些招股说明书里面对企业表扬的话比较多、风险揭露不到位、广告倾向较明显。更有甚者,有个别的保荐机构把关过的招股说明书中遗漏重大事项,遗漏重大的关联方等,这些都说明了中介机构的工作有所欠缺。
“提前披露实际上是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中介机构提高质量,避免申报文件后反复修改,甚至进行挤牙膏式的修改,甚至是不符合条件,该披露的却未披露的抢关上市行为。”其指出。
举报机制
而在预披露提前后,如果有社会意见的反馈,那么证监会是如何处理这些意见的?
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解释指出,“我们在实践中都是严格按照规定来处理举报材料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要求申请人以及其中介机构对于被举报事项来进行核查,并且提交核查的意见。”其指出。
但是,为了平衡提高效率与充分
的揭示风险的考虑,证监会会首先要求申请人来说明情况,而审核员要审慎判断在审核过程中是否有关注到。“已经把握了清楚的情况对于审核员就是一种参考,如果是没有关注到的,那就是对于审核工作的帮助。”他表示。
而对于通过了发审会,却又有属于重大事项遗漏的情况,证监会还有重启发审委的处理方式。
“这实际上要看具体的情况,目前按预披露的新规定,在预披露稿与正式公告的招股书间发生了一些事项需要补充说明的,必须要补充到封卷书中,补充完善。但中间应披露但未披露的事项,必须不涉及企业的实际发行条件,如果说预披露书中重大遗漏是涉及到企业符合发行条件事项的,按照会后事项的规定,应重新召开发审会。”上述负责人指出。
实际上,除了要重新闯关,发行人与中介机构还面临着问责的问题。
“预披露稿是试金石,如果披露后媒体、社会举报反映其存在巨大的信息披露遗漏或者不真实,这样的差异还要监管、追究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责任,以及发行人的责任。”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
同时,在初审环节中主动撤退的企业也备受关注。
目前,创业板在开板以来,已经有88家撤回并主动终止了其审查工作。“这些是基于我们在审核过程中针对企业提出的很多反馈意见,特别是财务资料的真实性,最终知难而退。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他们认为无法继续进行发行审核工作的情况。”
而目前有些企业在落实反馈意见所需时间很长,是因为该企业的反馈意见落实的过程中存在反复而且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出现了中止。有关部门负责对记者指出,延期回复时间内,其落实仍然不充分的,证监会可以做出“终止审查”的决定。
“我们过去在使用终止审查这个权力时是比较审慎的,以后在加强各方约束力度之后,我们可以对自身存在重大问题、材料有重大缺陷的企业做出终止审核的决定,并且可以采取必要的问责机制,这点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