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商业经典》:信息诞生地即商业入口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2 14:33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在信息时代,有一个恒定的商业规则—信息诞生地就是颠覆传统商业的入口处。

  文/彭韧 杨小薇

  1882年,德国哲学家尼采正被视力严重下降带来的痛苦折磨着,为了防止自己会因眼盲而无法写作,一向对新发明不算太感冒的尼采从德国发明家汉森那里购买了一台打字机。这台被称为“汉森打字球”的球型打字机只是现代打字机的雏形,当时即便在它的祖国德国,也只有很少人使用它。

  不过,尼采很快便学会了使用这台打字机,他甚至可以不看键盘而闭着眼盲打。尼采对这台机器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十分满意,直到熟悉他写作风格的朋友给他发来一封信,信中提到尼采近期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长篇大论的思辨论述逐渐减少,而短小精悍的箴言警句则逐渐增多。难道这一变化与尼采使用打字机有关?尼采用打字机回复朋友道:“你是对的,我们的写作工具似乎也参与了我们思想的形成过程。”

  如果尼采“穿越”到今天,将会有更丰富的工具帮他化解目力不佳制约写作的难题,他可以用手在触摸屏上比比划划,而无须在打字机键盘上费力地敲敲打打就能写下哲人的文字;他可以用视线来控制计算机、得到他想要的书籍、文献;他甚至可以用脑波控制机器找出他最佳的写作状态……

  尽管我们可以想象尼采穿越到今天,创新技术能轻而易举地让他不用担心身体疾病对写作的限制,只是我们费尽心力也揣测不出这些远比“汉森打字球”易用、高效、便捷的机器会对尼采的写作风格、甚至对他的思考带来何种改变。

  1881年欧洲正式进入工业时代。1882年的尼采可以对工业时代的新发明不太感冒,但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则不能无视新技术、新发明,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不能对日趋友好的人机交互技术置之不理、弃之不用。乔布斯的成功、去世之所以会被人们津津乐道,就是因为他的确比同时代人更早地意识到一个亲切、自然的人机界面对于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是多么重要。乔布斯的这种意识萌生于他在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的“发现”之旅,这趟“旅行”使得鼠标、键盘和图形操作界面成了电脑人机界面的标准,再加之电脑计算性能在摩尔定律的“操控”下,不断提升,硬件价格也不断下降,让其成为普通家庭的寻常物什。

  不过,鼠标、键盘和图形操作界面依然让乔布斯觉得机器离人还是太远了,他觉得机器应该是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能够被人用一种更加自然和直觉的方式操作。乔布斯一直认为人的双手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它是人体最常被使用的部位,而且能够直接听命于大脑。乔布斯的下属说他经常长时间地看着自己的手,然后喃喃自语道:“多么精巧的输入设备啊。”

  于是,iPod独特的转轮设计让用户一只手便能轻松调用自己想听的歌曲;iPhone和iPad所采用的多点触控技术更是让人们能十分自然地用手指操作面前的机器;iPhone4S所搭载的Siri,人机间的亲密程度又升级了—人们开始直接跟机器说话!

  随着丰裕的计算能力和日益友好的人机界面让机器越来越适应人、甚至越来越像人,担忧声随之出现。2008年,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他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并没有中文译名这么强烈的倾向)一书中也引用了尼采用打字机的这则轶事,他希望用这个例子提醒人们机器不仅是一种帮助人们思考的工具,它还在反塑人类的思考。在书中,卡尔指出所有信息技术都会带来一种智能伦理,移动设备和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信息,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在“记忆外包”的互联网时代,由于随时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搜索,年轻人扔弃了很多上一代人认为必备的“常识”,而将它托付给电子设备。

  看上去,机器似乎正在“主宰”我们,我们也在被机器“打散”,卡尔对此不无担心,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新兴的信息科技一定会更广泛、更深入地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及社会认知的形成。

  1992年,波音公司计算机研究部门的首席科学家托马斯·考德尔提出了“增强现实”的设想。他认为,人类可以将所需要的虚拟世界的信息投射到真实世界的景物上,以减少人们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切换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如今,增强现实应用已经得以实现,它与其他信息技术使得虚拟与真实世界的信息得以低成本叠加、自由流动,令我们的生活中信息无时无处不在。日益自然、符合直觉的人机交互方式正是海量数据的始作俑者,因为这些技术令我们不用打开PC,也无须守着显示屏,就能随时随地发布信息、采集信息和获得信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公开支持一条法则,即网络中分享的信息量将会每年翻番。而在信息时代,还有一个恒定的商业规则—信息诞生地就是商业入口处。

  于是,当我们在回答“机器只是纯粹的工具吗?它是否会反过来影响商业?”时,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你使用智能手机通过Foursquare找到GAP门店并消费,就能得到GAP给予的25%的折扣。这是GAP面向社交网络使用者的一个促销活动。

  你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一个软件,再用手机摄像头对准某幢商厦,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建筑中的店铺、商品和打折的信息,你的手机会让建筑物内的信息一览无余。

  当你把一本书放在摄像头前面,“第六感”技术就会通过手机里面的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判断出书名,再去亚马逊这样的网上书店中搜寻,把书评直接投影在书的封面上,给你的购买做参考。

  你还能这样消费电视节目:在电视上安装一个摄像头,电视台会根据你的表情控制录像的播放。例如在一场球赛中,当你的电视“看到”你表情比较激动,就会把刚才的片段以慢动作重放一次。

  你还可以决定电影的最终结局,只要电影制片方在你佩戴的3D眼镜中加入脑波监测仪,电影的情节发展方向将取决于你和多数观众的情绪反?应。

  ……

  这些商业创新,皆来自于人机交互时诞生的信?息。

  无论是多点触摸、Siri,还是“第六感”、增强现实技术等,我们探寻的不仅是人机交互的技术趋势,更是循着信息在我们所需时如愿出现的发展脉络,寻找新的商业入口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