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龙年经济展望:有质量的增长很重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2:44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春节后的第一周,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央票操作。与此同时,节前两笔总计3520亿元逆回购的到期还款,并未掀起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波澜,市场利率涨跌互现。而2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50.5%,连续两个月环比反弹。市场面的平稳与预测数据的积极,就像今年的春节一样,祥和中充满喜庆。

  然而,更为给力的是,温家宝总理在1月31日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继续搞好宏观调控,抓好农业生产,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措施。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政府正在继续巩固前期宏观调控成果,尽最大可能让信贷资金流入经济活动中最需要的地方。

  著名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就谨慎乐观地表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但是一个可控的放缓过程。中国政府有足够灵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限制放缓的幅度。政府在降低通胀方面采取了果断行动,他们在管理房地产市场方面也做得很好。同时,史蒂芬·罗奇也指出,中国经济如今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全球经济疲软、美国经济放缓加上欧洲经济衰退,这些因素将会让中国出口减少38%。

  确实,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继续呈现止跌企稳的积极态势,但经济的持续向好增长仍有很大不确定性。欧债危机还会持续多久,对出口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均无法评估。可以说,长期以来大量依赖出口、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再持续下去了。“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数十年维持10%的经济增速而不遇到麻烦,尤其是中国。”温家宝总理在几年前就说过,“中国目前的经济是不稳定、不平衡也不可持续的。如果中国年复一年维持10%的增速而不去改变增长模式,那么这一担忧就会成为现实。中国经济再平衡是极为重要的。”史蒂芬·罗奇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必须主导内部需求,而非外部需求,这是中国面临的真正机遇和挑战。

  实际上,总结国际金融危机不难发现,经济结构相对合理的经济体,抵抗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比较强,摆脱危机的途径比较多,经济恢复的速度也比较快。因此,抓住危机带来的契机,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既有利于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经济带来冲击的基础,也有助于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因此,在目前上上下下全力“稳增长”的背景下,坚持“调结构”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专家指出,当前宏观政策不应该完全倾向于刺激经济增长,而应该借机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在实处,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有质量的增长,这也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二选择。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经济潜在增速可能回落的情况下,单纯依靠需求刺激政策不仅无法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反而会带来严重的泡沫和产能过剩,使节能减排形势更为严峻。特别是今年新年伊始,各地发展热情高涨,投资冲动较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事实上,尽管处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导向依然坚持着科学发展,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从央行公布的2011年全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看,当前我国信贷结构不断向好,并呈不断优化态势,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向“三农”、中小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领域倾斜。主动的宏观调控使贷款投放更为谨慎,信贷投向也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基本吻合。

  有质量的增长很重要。2012年要实现“稳中求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监管部门应更加关注资金投向,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做到有保有压,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尤其要注意加大对国民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薄弱领域、地区的支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