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庆油田:科技兴油 创新稳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9: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0多年来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890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20多项、省部级奖励890多项、国家专利2500多项……

  这就是大庆油田50多年来在自主创新方面所获得的成绩。50多年来,大庆油田坚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一直在自主创新方面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可以说,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

  大庆油田自发现之日起,就牢牢地烙下了科技和创新的印记,当时,按照传统理论我国被国外专家扣上“贫油国”帽子。我国石油工作者不迷信“权威”,不断发展完善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贫油”的论断,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此之后,大庆油田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快速上产阶段,以“六分四清”为核心的细分注水技术,使原油产量于1976年跃上5000万吨台阶;高产稳产阶段,“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和“聚合物驱油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原油年产5000万吨高产稳产;年产4000万吨持续稳产阶段,剩余油定量描述与精细采油、高效聚合物驱油、薄砂体精细找油、超大容量多样化注采液处理利用等4项配套技术,支撑了特高含水期的持续有效开发。可以说,科技催生了大庆的发展壮大,而大庆的自主创新,可以与“两弹一星”一起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然而,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大庆油田遇到了许多世界级的开发难题,攻关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大庆油田2015年原油产量保持4000万吨水平的目标实现难度越来越大。大庆油田还能走多远?

  面对这样的形势,大庆油田仍然坚持自主创新的法宝,力图用创新应对难关,实现稳产。

  他们按照“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思路,坚持“常规技术常用常新、成熟技术完善配套、储备技术加快攻关”,实现重大核心主导技术的有序接替,健全完善油田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正积极攻关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等当今世界前沿的驱油技术,有望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四次采油的主要接替技术。

  他们坚持“集中方向、集中队伍、集中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攻关”,切实加快重大核心主导技术的创新步伐。公司成立了聚合物驱和复合驱等几个大项目部,注重运用新体制、新机制推动油田科技的快速发展。公司始终坚持科技优先投入的原则,在投资成本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每年的科技投入都在30亿元以上,确保了重大配套技术攻关的需求。公司还依托4个科研院所及各厂(分公司)的研究机构,建成了5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基地和15个重点试验室,为加快科技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他们还在油田科技队伍中大力弘扬“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勇于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在质疑挑战中探求真理,在大胆探索中破解难题,在不断突破中历练成长。以伍晓林、姜传金为代表的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正是靠“三超”精神攀登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以朴凤元、何登龙为代表的新时期产业工人,发扬大庆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平凡的劳动。

  创新的大庆油田生动具体,创新的大庆油田活力四射,创新的大庆油田充满希望。自主创新技术的突破与成熟,将让大庆油田持续稳产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梁靖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