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别让中国海外劳工成为"唐僧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4: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北非地区接连发生中国工人被绑架事件。对此,《环球时报》6日刊文称,频繁发生的中资企业员工安全事件说明,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迅速扩展,中资企业海外安全事件进入高发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海外中国工人安全刻不容缓。

  文章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使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然而,中资企业在海外中标的项目,基本上都在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非穷即乱,中资企业员工往往成为这些国家内乱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文章指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势力并非针对中国人,而是企图绑架外国人向政府要价,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时中资公司因与政府密切关系,成为反政府武装攻击的目标。而中资企业自身的某些做法也埋下了隐患,面对险恶的安全环境,不是主动预防和化解风险,而是采取鸵鸟政策。中国工人来到陌生的国度,语言不通,文化不适应,缺乏起码的独立生存和自救能力,离开工地便寸步难行。

  文章认为,要想降低中国工人的海外风险,海外中资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摆正员工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知道有些地方不能去,有些项目不能接,有些钱不值得拿命去赚。作为连接南北苏丹的唯一通道,乌阿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谓不重要。然而,在南科尔多凡陷入战乱和饥荒的情况下,该项目已不具备施工条件。承建该项目的中水电公司应与苏丹政府协商后,暂停施工,将人员撤至安全地区。

  其次,中资企业必须戒除侥幸心理,做好安保工作,由被动应对突发事件,转变为建立长效安保机制。企业应采取软硬两种措施加强自保,硬措施包括要求所在国政府提供安保、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地区寻求地方或部落势力保护、聘请安保公司、建立严密设防的营地等。软措施主要是公关工作,中资企业不仅应重视与政府搞好关系,还要重视与部落、地方势力和民众搞好关系,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当地发展和百姓生计。

  第三,中国应尽快建立海外利益保障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将安全风险作为审批海外项目的重要指标,要求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制订安保方案,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为海外资产和员工投保。驻外使领馆应向企业介绍当地安全局势,协助企业制订安保方案。商会、咨询机构和智库应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外国政府、国际智库、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和风险提示也值得参考。

  当然,文章最后说,中国工程承包企业也不可因噎废食,停下“走出去”的脚步。(选编 陈雨)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