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为什么反对SOPA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4:36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观察者
OBSERVer
李洋
为什么反对SOPA
它不仅仅是一个禁止网络盗版的法案,更可能成为扼杀创新的工具。
1月18日,互联网业愤怒了。
谷歌用黑色遮住了它美国网站的Logo,页面下方有一行字:“告诉国会,请不要审查互联网。”维基百科关站一天,主页替换成了黑色页面,上书一行字:“想象一个没有免费知识的世界。”《连线》杂志和Wordpress的网站也用黑框掩盖了差不多整个页面。声援它们的还有微软、雅虎、Facebook……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互联网及信息产业公司,甚至普通用户都参与到抗议行列。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激怒它们的是美国唱片和电影娱乐业巨头,以及其身后的政治力量—美国众议院得克萨斯州共和党议员兰默·史密斯(Lamar Smith),他在2011年10月26日提出了一个《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top Online Piracy Act),简称SOPA,它得到了美国众议院两党共12名众议员的联署支持。同样,美国参议院也提出了一项《保护知识产权法案》,简称PIPA。
看上去,SOPA法案只是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但如果它真的得以立法并执行,将使整个互联网业陷入黑暗。该法案的内容非常严苛,比如,它提议取消“安全港”—服务商接到侵权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采取措施即可免责—而是要求互联网服务商必须自行鉴别网站上的侵权内容,一旦出现任何盗版内容,整个网站都要被关闭。同时,它还试图改变互联网架构—要求政府对代理服务和域名解析进行实时监控……
对于一些由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而言,这样的法案无异于将其置于死地,将无限地增加其诉讼费用和运营成本。但这条法案最危险之处还在于,它严重违反了互联网精神,垄断巨头若与政府联手,将给创新和自由带来毁灭性灾难。
你或许觉得夸张了一点—唱片业和电影业巨头受到盗版侵蚀利益多年,它们凭什么不能用一个严格的法案保护自己?你也许还没看透一点,唱片和电影工业巨头们其实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保持其在上下游垂直领域里的高度集权,垄断信息,而开放的互联网业显然挡了它们的路。钳制言论自由是它们势必要达成的事—在这方面极权的商业与政治总是很相似。
言论和思想的自由为什么重要?历史证明,严格的禁令下不可能存在创新,只会滋生垄断。1930年制定的《海斯法案》堪称美国历史上最可怕的审查机制,对电影内容做出种种限制。派拉蒙公司依靠这个法案战胜了许多独立影院,在电影工业及院线发行形成了垂直垄断,然而伴随着一个开放时代的结束,好莱坞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没有创新和进步的地方。
你永远别指望这些垄断帝国能成为其所声称的“公众经济利益的保卫者”。贝尔帝国的建立者西奥多·韦尔曾试图让人们相信,在垄断的保障下,人们可与政府紧密协作,以科学管理的大公司为大众谋福利。但事实是,贝尔把许多能为大众带来福利的先进技术雪藏了数十年,比如电话答录机,光纤、移动电话、数字用户环路、传真机和扬声电话,大公司们往往担心这些新技术会篡夺其在产业中的垄断地位,影响其当前的市场份额。在变得开放之前,美国现代的商业史上写满了这种痛楚,无线电业、电话业和电视业都走过类似的道路。大公司与政府的联合是必须警惕的。出卖公众隐私权的事在1876年就发生了,西部联盟公司将民主党的电报透露给共和党,促使海斯当选。类似的事在AT&T和雅虎身上发生过,只是换了布什的版本。
现在,SOPA又要力图把互联网业拖下水,你应该知道人们愤怒的原因了。白宫声称已经停止了这项立法,但从历史上看,这种反复,大公司的利益和私心促成的各种SOPA总是随时会卷土重来,这可能是随时都要提防的。
作者:李洋(本刊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