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媒观察中国2011年第6周:中国人购黄金引关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6: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新网2月6日电(金融频道曹文萱)在本期的国际媒体“看多中国”观察中,海外媒体关注中国经济、中国烟花、红包、等话题。在外媒对中国的全方面关注下,中国人购买黄金防经济衰退引人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暗示其在购买黄金。上月一名央行官员说:“现在没有资产是安全的,对冲风险的唯一选择是拥有硬通货——黄金。”分析人士自然地把这句话视作是中国正在购买黄金的证据。

  29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中国人购买黄金为防经济衰退

  

  分析人士称,2011年中国购买的黄金多达490吨,是2010年的两倍。那么在中国,到底是谁在购买黄金呢?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暗示其在购买黄金。上月一名央行官员说:“现在没有资产是安全的,对冲风险的唯一选择是拥有硬通货——黄金。”分析人士自然地把这句话视作是中国正在购买黄金的证据。

  30日英国《独立报》:中国展现出“磁石般的魔力”

  

  对于中国,西方的许多人很容易就产生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他们不相信中国的经济模式会存在下去。在这些人看来,这个国家要么会遭遇极度通货膨胀,并随之出现社会动荡,要么就会因为房地产市场崩盘而出现经济崩溃。然而,尽管有这些悲观的预言,中国仍在繁荣发展。其他地区的国家肯定正被中国磁石般的魔力所吸引。在达沃斯,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自豪地提到了离岸人民币交易落户伦敦的消息。

  30日加拿大《环球邮报》:烟花盛放过后北京开始大扫除

  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是要用巨大的声响吓走邪恶的鬼怪,所以每年这个时候,这个发明了火药的国家就开始大肆燃放鞭炮,庆祝一年中这个最重要的节日。自2005年以来,北京的庆祝活动变得愈发热闹,因为这一年当局解除了13年的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不过只有在春节期间才可以燃放,而且也仍然有一些限制。

  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春节“红包劫”折磨中国人

  

  中国的年轻白领们,终于盼来了与家人共度春节的长假,但伴随春节而来的一场“红包劫”,却让他们叫苦连天。这场为保“面子”而展开的战争,搞得他们身心俱疲。新加坡人包红包是给个意思、讨点吉利;中国人包红包是给个面子、留份人情。中国的朋友们拿着网民调侃“年终花红没捂热就忙着发红包”的帖子,自我安慰说“红包劫”至少是大家一起受罪,路上不孤单。

  3日英国《每日邮报》:伦敦奥运纪念品六成产自中国

  

  91%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纪念品境外生产,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中国.由英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组成,这些纪念品本是为了展示英国最好的工艺,来纪念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幸的是,实际上只有9%的纪念品是在英国境内生产的。

  在售的奥运纪念品当中,几乎所有印有英国国旗的茶杯、茶巾、水晶制品和毛绒玩具都是在境外生产的。就连韦奇伍德、皇家道尔顿这样的知名公司也用海外工厂来生产它们的奥运会纪念品。

  (责任编辑:邵希炜)

  

  附:近期中国企业所涉及国际经济合作活动摘录

  

  2日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吉塔?维亚万1日说,2011年,印尼的出口获得很大增长,中国和印度成为印尼最大的非油气产品出口市场。

  3日中石油(PetroChina)正通过与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的一项新交易,将触角伸向加拿大的页岩气资产,此举突显中国对加拿大的战略兴趣。

  3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将收购葡萄牙国家电网(Redes Energéticas Nacionais,简称REN)25%的股份,这是6周来中国能源集团对葡萄牙资产展开的第二大规模的一笔收购。

  3日 2月2日下午,中国银行与韩国友利银行在北京中国银行总部举行业务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本次业务合作备忘录的签订,意味着双方实质性业务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也体现出友利银行大力推进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决心。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