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云迪:我不会为商业妥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23:57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小晓|北京报道

  从2000年获得肖邦国际音乐大赛金奖的那一刻起,李云迪的名字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精湛的钢琴琴艺加上俊朗的外形,李云迪似乎颇具成为大众明星的潜质。他甚至获得了一个称号叫做“钢琴界的木村拓哉”。

  然而,就在李云迪的前东家DG公司试图对他进行华丽的打造和营销时,他却似乎对镁光灯和各路宣传丝毫不感兴趣,依然醉心于当初的自己:举止随意,不喜言谈,乱蓬蓬的头发上平日压一顶棒球帽。他甚至老老实实地告诉媒体:“我根本不知道木村拓哉是谁。”

  然而,正是这位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年轻艺术家,在刚刚结束的龙年春晚上,却一改平日清冷的风范,和王力宏跨界激情演绎了一首《金蛇狂舞》。莫非古典音乐大师如今也要通过跨界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在中国大饭店三楼的会客厅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李云迪和他的父亲李川。和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舞台上那冷峻的大师气质不同,台下的李云迪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健康阳光的80后大男孩。而当他开口讲话时,又是另一种高于他年龄的成熟与利落。李云迪语速很快,言语简洁地一如他指尖的黑白琴键。

  李云迪的父亲李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他们一家人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公园附近,除了旅行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李云迪每天仍在家里练琴4小时以上。

  “云迪的生活很简单。每天除了练琴外喜欢和朋友喝喝咖啡,从来不去酒吧。从十几岁开始,他所有的活动安排和演出曲目都是自己决定的。”李川表示。

  此次在春晚的演出,李云迪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他“改变风格”或者“跨界”,而仅仅是新春佳节他为老百姓量身打造的一道“家常菜”。

  “我弹钢琴既要给专业人听,也要给大众听。就像是咱们中国美食,有吃四川菜的,有吃粤菜的。我爱吃川菜,也爱吃粤菜。给不同喜好的人群上合口味的菜肴,这是我这个厨师的义务。我希望不论是老百姓还是专业人士,都能听到爱听的音乐。”

  “节目的形式是导演组决定的,我自己也思考衡量了很久,最终决定信任导演组的决定。”李云迪坦言,“我是钢琴专业,这是我的根本,我不会绕出到钢琴以外的专业。”

  李云迪告诉记者,参加春晚既是给全国父老拜年,也是给他的“红色中国年”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2011年,李云迪发表的两张专辑《Live In Beijing》和《Red-Piano 红色钢琴》全部是以中国音乐为主题。其中收录了《黄河》、《彩云追月》、《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大家耳熟能详却又经过新的艺术处理和演绎的中国作品。同时,他也在海内外许多城市举行了“李云迪——2011红色钢琴中国经典”的个人世界巡演,其中的曲目也全部秉承“中国风”。

  “音乐的本身是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一种桥梁。通过我的表演,我希望大家可以放松和沉静地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力量,去感受中国这个文化大国展现出来的东方美,一种不可思议的美。”李云迪表示。

  对话李云迪

  问:约书亚·贝尔是美国灸手可热的音乐大师,演出酬金平均每分钟高达1000美元。但有一次他突发奇想,衣着朴素地站在街头演奏,结果43分钟只得到了32.17美元。这似乎说明,艺术家的成功不仅需要专业的技巧,商业营销和市场运作也是不可缺的。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答:我想通过钢琴推动中国音乐的研究发展,中国需要一个像肖邦一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家。对音乐真不真诚是在自己的内心和血液中的,这是一辈子的事情。因此,跟我的艺术理念不符的商演我肯定不会去。

  不过,在艺术范围之内,我还是愿意配合商业活动的。例如我拍摄微电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我参加春晚,这不是一个体现自己水平如何高超的舞台,主要是为了大家一起来放松,开心,过个好年。

  艺术是需要推广的,商业除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之外,也在引导更多的人走进音乐的世界。

  无论如何推广和包装,最核心的部分永远来源于自己。没有自身的行为,怎样包装都是不成立的,一切都是基于实力和业绩。

  问:在你的个人世界巡演经历中,你认为中国音乐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如何?

  答:在过去的一年里,不论在美国、英国、德国还是其他国家,大家对我演奏的中国曲目反响都非常热烈。他们听到后的第一感觉是:哇哦,世界上还有一种如此动听和绚丽的旋律。这次我在德国演奏《皮黄》,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纷纷来找我,希望了解这个作品的背景:它来自什么地方?它讲述了什么故事?每个人都是好奇而热切的。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可以挖掘的音乐有很多,例如我专辑中由民歌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京剧改编的《皮黄》等等。这些算是一个让更多世人聆听中国声音的开始。

  中国的优势是我们有悠久的历史,那些历史所记录的都是人类发展的过程,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我们有那么多好的诗词歌赋,里面的故事灵感都可以拿来创作音乐作品。中国音乐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创作出更多属于中国的、被世界认可的音乐作品。

  问:你如何评判中国音乐市场现状?

  答:必须承认,中国的文化市场发展迅猛。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专业音乐厅已经比十年前要多很多,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文化场馆。

  中国音乐市场从硬件上看,设施已经可以和欧美相比。我觉得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是艺术管理的专业人才,音乐家的服务团队跟国外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不论是主办方对专业性的安排和了解、和世界一流艺术家的联系合作、对艺术家旅行和演出的需求满足等等,在国外都很规范和专业,但在国内不是这样,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希望未来有更多学校能开设艺术管理专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首先要从“专”做起,没把专业技术积累精湛就浮躁跨界,只会欲速则不达。钢琴、声乐等各艺术行业分工要明确,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去研究管理各领域的创作。我也希望国家能够借着文化大发展的东风,多出台一些针对艺术发展的政策,尤其是支持艺术专业化的发展,更多地重视艺术本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