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学者:中企可借欧债危机加快走出去 忌盲动躁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18: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石岩)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7日在此间指出,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是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机遇,但中企须量力而行,切忌非理性的海外投资。

  梅新育是在就三一重工日前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一案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态的。他指出,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是促使中国企业抓住机会集中海外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梅新育指出,相较于此前欧盟强烈抗拒中国投资的态度,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后,急于纾困的欧洲各国纷纷向中企敞开大门,在它们列出的欢迎中国投资收购的清单中,不乏有国有航空公司、港口、国际机场、国家铁路网乃至电信公司等“国民经济的民族级别的企业”。

  从企业层面来讲,梅新育指出,欧洲债务危机使得很多本地企业,特别是很多有价值的企业陷入困境。他举例称,一些企业在景气时期出于贪婪而开辟的副业,在危机爆发后,把整个公司拖入困境,这就为中国企业抄底、低成本介入创造了条件。

  鉴于此,梅新育指出,这将是一些中国企业“过了这村没有这店”的机遇,“各地企业的相关员工、管理者们能够注意到这样的机会,要放开胆量,让自己的想象力不要受到太多的拘束。”他说:“如果是以自有资金开展并购投资,且这些投资不会极度地恶化你的资产负债结构,那么你的投资就是抓住了机会。”

  但梅新育提醒,面对上述情况,一些中国企业陷入了“过于非理性的、盲动的状态之中”。对此,他警告,这些企业在决策前,应“冷静再冷静”,不要重演韩国大宇的覆辙。

  据知,曾被视为韩国象征的大宇集团曾在海外疯狂并购,平均三天便有一家海外子公司开业,这种过于激进的扩展,最终使集团破产崩溃。

  “我们希望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道路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驱,不希望他们成为先烈。”梅新育笑称。(完)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