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玉林:再续“玉商”传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8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玉林,古称郁林(鬱林),汉代设立郁林郡,当地人崇商传统由来已久。清《郁林州志》载:“南宋淳熙七年,重修州城记碑云……夫郁林由岭以南亦一都会……地平广而无险,水纡回而不深,况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

  自古玉林就是桂东南重要的商品贸易中心和商品重要的集散地,作为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尽显繁华,“岭南都会”的美誉印证了玉林这一段令人神往的传奇。历史上这里曾是蓝靛、生猪、大米、黄糖、大蒜、药材、土布、食盐等产品的集散地和中转地。

  玉林历史上活跃的商贸活动,孕育了精明实际、讲求诚信、勤劳俭朴、敢闯天下的“玉商文化”。玉林商人在商业活动中,善于把重商与崇文、厚德联系起来,大多坚持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做到讲信用、重质量。

  玉商很讲实惠,总是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小商小贩做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磨,玉商务实兴业、“一根扁担闯天下”的精神,在今天遍布全国许多地方的“陆川补胎”、“玉林餐馆”等玉林商人身上仍能得到体现。他们在竞争中凭借艰苦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事业由小做大、由弱做强。

  玉商十分善捕商机。资料显示,抗战时期,沿海被日军封锁,外货输入锐减,玉商抓住商机,纷纷加大投入,期间纺纱机达1.56万台,有4000多家纺织厂,1.46万人从事纺纱,当时涌现出一批资本雄厚又善于经营的商家,如李东昌、巨盛栈、永丰等,共有几十家,北街成了布行,土布远销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海南等省以至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纺织业兴盛达到顶峰。

  历史上形成的商业氛围,培育了玉林人民浓厚的重商亲商意识和创业精神,我国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的乡镇企业,在玉林也遍地开花,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发展顶峰时期,广西乡镇企业有一半来自玉林。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玉林乡镇企业逐渐暴露出因粗放式经营带来的弊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乡镇企业纷纷落马,外地商人陆续撤离,昔日川流不息的繁华景象风光不再。玉林市不得不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重新审视这座遭遇发展瓶颈的城市。

  玉林方圆12838平方公里,可是既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也无重大资源开发,没有大江大河水电资源、矿产资源等,更无国家重大投资。但玉林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悠久的个体经商传统、活跃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密集的中小企业,这些都是玉林抓在手上的一张张“好牌”。

  怎样用活打好手上的这副“牌”,玉林市上下认识到,玉林过去的每一次辉煌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想重现昨日风采,重新激活玉林中小企业的活力仍是不二选择。玉林市开始着力结束过去“漫天撒网”的发展方式,开始重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机械制造、水泥陶瓷、健康食品、服装皮革和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群。

  为打响中小企业品牌,玉林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把自己定位为“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和“国际区域性会展城市”。从2004年开始,玉林市连续八年举办以“中小企业大经济,玉林博览新商机”为主题中小企业博览(中国·玉林)(简称“玉博会”),以此拓展和延伸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巨大商机和辐射效应。

  截至2010年底,玉林市拥有中小企业近2万家及个体工商户11万多家,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55家,比2009年增加182家。玉林培育了玉柴机器、玉林制药、黑五类食品、三环陶瓷等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形成了机械制造、水泥陶瓷、健康食品、服装皮革、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这些产业集群总产值由2005年的1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00.8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