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BDI创下26年新低 海岬型船运价暴跌八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07: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受运力失控影响,全球干散货海运市场近期再现大幅波动,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亦由此大为失色。

  尽管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放缓影响,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缓,但并未下降到二次探底程度,而今年2月3日,BDI却已下探到647点,不但低于此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低点,更创下自1986年来的新低,纵观1月份BDI的走势,已急速跌去60%。

  由于各项成本皆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占运输成本逾四成的油价已从26年前的十余美元一桶上升到如今的100美元上下,增长10倍多,航运业已成为全球亏损面最大的行业。

  海岬型船运价暴跌八成

  据全球著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松的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球干散货船队运力首次突破6亿载重吨,较上年增长了14%,而包括矿石、煤炭在内的大宗干散货物,除中国市场有所增长外,欧洲、日本均较上年下降,而同期全球干散货需求仅增长5%。运力增速大大超过货物的增速,经粗略换算,运力供求增长比例为2.67,处于运力严重过剩状态。受此影响,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运价从去年10月起持续阴跌,日租金从近1.7万美元下滑到去年年底的1.3万美元和1.2万美元,两个月间下降了2到3成,船公司经营均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而海岬型船市场却这边风景独好,运价逆市上扬。去年10月份,国际铁矿石价格从先前的180美元下降到130美元,跌至15个月新低,甚至低于国内出产的价格,引发中国钢企进口潮。去年11和12月,中国铁矿石进口接连突破6400万吨,环比10月份的5000万吨,增长了28%。中国进口矿石的高增长,推动海岬型船运价高位运行,去年第四季度海岬型船大部分时间日租金保持在3万美元左右,较8月初的1万多美元,增长了近两倍。中国大量进口矿石使海岬型船暂时逃过了运力过剩一劫。

  在我国大量进口矿石期间,去年第四季度的钢价却处于下降通道,整季下降近9.5%;我国粗钢产量也持续下滑,11月、12月连续两月创下年内新低。四季度的大量进口源于矿石的低价,实际上没有得到有效需求的支撑,因此进口带来了“虚火”,导致矿石库存过亿吨,创历史新高,钢厂和贸易商去库存的压力越来越大。进入今年1月份,澳大利亚极端天气增多,港口装卸受限,加上中国春节长假等不利因素相互交织,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不明朗的担忧,导致钢企观望情绪浓厚,出手谨慎,进口运输需求骤降,海岬型船运价一夜间打回原形,租金跌回到一万美元以下。于是,最后一根稻草——海岬型船运价终于压垮了全球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截至2月3日,海岬型船平均日租金已下降到5251美元,较去年12月的高点32889美元暴跌84%,这便是引发今年1月份全球干散货运价跳水的主因。

  春节长假令淡季提前

  全球铁矿石、煤炭海上贸易量合计占到全球五大干散货量的82%,是支撑国际海运市场的最主要货源。2011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占全球矿石海运量的65%;进口煤炭1.82亿吨,30年来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煤炭最大进口国。

  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开局不利,而煤炭也未能摆脱需求下滑行情,经济下滑和春节提前是主因。中国电力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上旬全国火力发电仅增长3%,春节长假期间由于部分工厂停工放假,占社会用电80%的工业用电大幅下降。往年节日期间电厂的发电机组负荷都会减少近半,这样一来,1月份沿海电厂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即成定局,煤炭需求出现萎缩。

  我国最大的煤炭中转港秦皇岛1月份内贸煤炭发运量197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6%,较前月的2226万吨减少了250万吨,降幅为11%;而最大的外贸煤炭进口港广州港,1月份外贸进口煤炭约150万吨,较前月的245万吨下降了近95万吨,降幅为40%。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长假效应对煤炭需求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外贸煤炭的影响尤其突出。

  今年中国春节长假的提前,令原本因运力过剩而持续低迷的市场再遇需求缩水,给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雪上加霜,加速了运价“雪崩”。

  能否消化过剩运力将成关键

  去年第四季度因超量进口铁矿石造成库存高企,以及长假因素的需求降温等短期因素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需求也会恢复性上升。尽管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国际干散货的“中国因素”还将长期延续下去,众多机构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鉴于上述判断,著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松预计,2012年全球干散货货物需求将增长3%,但增速较去年放缓两个点。

  而运力过剩的压力可能更加突出,2012年全球干散货运力增长将达到12%,运力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需求的增长。据克拉克松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球船厂持有1万吨以上的干散货船舶订单约2亿载重吨,占整个干散货船队的33%,其中,近1.4亿载重吨新增运力将在今年集中释放,运力严重过剩将贯穿今明两年。

  在需求无法快速增长前提下,如何放缓新增运力下水,加快拆解老旧船进度,已成今明两年航运公司自救的首要任务,否则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的持续低迷不可避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商务时评”

  

BDI创下26年新低海岬型船运价暴跌八成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