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苏丹获救中国工人已启程回国 下午抵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10:38 来源: 中国经营网

  29名在苏丹被劫持的中国工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短暂休整之后,已经启程回国,预计飞机将于今天下午2点半左右抵达北京。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29名在苏丹被劫持的中国工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短暂休整之后,已经启程回国,预计飞机将于北京时间今天下午2点半左右抵达北京。

  苏丹获救中国工人已启程回国下午抵京

  目前29名获救中国工人身体状况良好,仅有1人踝关节轻微受伤,早前已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

  1月28日,中水电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一个公路项目工地1月28日遭到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袭击,29名中国工人被反政府武装劫持。经过中国政府和有关各方的不懈努力和沟通,2月7日被劫持人员安全获释。被劫持人员7日17时35分乘坐国际红十字会的小型飞机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在内罗毕休整一天之后,于卡塔尔时间8号晚上11点乘机抵达多哈国际机场,短暂停留3个小时后,卡塔尔时间9号凌晨2点(北京时间早上7点)相关人员搭乘卡塔尔航空QR898航班起飞离开多哈,预计再过7个半小时,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下午2点半左右,飞机就会抵达北京。

  历时11天,被劫持人员终于安全获释。但是,此事引发的讨论远未停止。

  近年来,为了拓展市场发展经济,中国企业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不过,在执行这个策略的过程中,中国势必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尽管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实力在不断上升,但却没有相应的安全力量投放能力来保护自身经济利益。中国工人被劫甚至被害已有例证,如何解决“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这“危险”,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此,有媒体分析称,中国可以采取的方案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继续寻求能源安全的道路上独自走下去,那么中国为确保经济利益而面对的唯一选择就是发展相应的安全力量投放能力。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成本巨大,还会导致邻国和西方国家不安。并且,由于具备这种能力尚需多年,短期内它也无法为中国在危险地区的利益保驾护航。于是中国可以采取的更好策略是,改变目前“独自开发”的战略,选择与西方联手,共同确保共有资源的安全。中国应改变想法,不再将资源开发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相反,中国自身利益与西方的密切相连,通过与西方共同努力,中国对外的投资安全性将提高。文章认为,这种合作战略将产生一种“双赢”结果,首先在经济投入上,中国可以节约大量钱财,不必将其花费在与西方对手的竞争上。同时,通过与西方结伴共同促使资源富足地区的稳定,中国还会减少对外投资和安全利益所面临的风险。

  【编辑:尚艳】

  1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