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俄与美欧的中东攻防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8: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世事如棋局局新。真相和道理深藏在每天发生的海量时事动态背后。《天下纵横谈》透视政治、经济、文化三维视野,贯通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每周一次为您抽丝剥茧,显现新闻本质。

  本期《天下纵横谈》为您点评美欧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博弈。

  欧盟继续战略模糊,默克尔访华缺乏成果

   ●中国考虑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据中新社2月2日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温家宝说,中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重视欧债问题,支持维护欧元稳定。

  温家宝表示,欧盟作为整体,除了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应不断推进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机制性、结构性、根本性改革,向国际社会传递一致的、更为清晰的解决问题思路。

   ●德国外长称应避免伊朗核问题升级引发军事冲突

  据新华社2月4日报道: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4日表示,欧盟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但同时又应当避免伊朗核问题升级而引发军事冲突。

  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欧盟一边在伊朗问题上向美妥协,一边在IMF将人民币问题单列出来,显示出其将金融战祸水向东引向中国的意图。因为这是对美国一个很明显的暗示:欧元区愿意配合美国对华搞金融战。对于欧盟的这一做法,“中国有必要进一步让欧元区清楚,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试图玩火,其结果将可能是首先烧了自己的手指。2月份,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开始的中国之行,是中欧在上述重大问题上进行坦诚沟通的一个重要场合,中国有必要让欧元区清楚,扰乱甚至破坏中欧合作的基础,对双方来说,都是失大于得”。

  那么,默克尔这次已经结束的中国之行,在上述这个问题上的沟通结果如何?评论员认为,从访问成果来看,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进展的。默克尔想说服中国参与对伊朗的制裁,而其所回报的承诺,只是“避免伊朗核问题升级引发军事冲突”。这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滑头表态是难以让中国满意的,连中国与伊朗贸易往来将遭受的损失提都不提,哪里还有什么诚意?

  德国的态度表明,欧盟将继续在引导美国金融战火力重点东移的政策上,进行进一步的冒险。也是因为如此,中国对欧债问题的态度,也就比较好判断了:“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作出努力”,这是客套话,中方真正的态度在这一句上,欧盟应“向国际社会传递一致的、更为清晰的解决问题思路”。评论员认为,这个“一致的、更为清晰的思路”提醒得好,欧盟既然指望中国参与拯救欧债危机,也就是提供战略合作,那么,欧盟又为什么要试图撺掇美国将金融战的剑锋引向中国呢?

  这种“口头上谈友谊,暗地里埋地雷”的做法,不由得让人生疑,欧洲到底是要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呢?还是要把中国当作战略对手呢?目前看来,只能这样概括欧盟的思路:欧盟一边做着可能把中国当战略对手的事,一边想与中国在某些事情上进行战略合作。对于欧盟的这种战略模糊,战略暧昧,中国别无选择,那就是在某些问题上,显示必要的“战略清晰”。

  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清晰,严防美国金融战攻击

  ●中俄对安理会关于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投否决票

  据新华社2月4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否决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国家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叙决议草案。

  ●中方反对国际社会向叙利亚政府施压

  综合外交部网站2月5日消息: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片面向叙利亚政府施压,预断对话的结果,或强加任何解决方案都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中方认为,在各方仍有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强行推动表决,无助于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权威,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

  在欧盟暧昧地显示出美欧合流的倾向之后,叙利亚问题就不仅仅是叙利亚问题了,它已经成为美欧将合流的倾向,进一步夯实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成为美国试图撕裂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一个重要节点。一旦美国与欧盟在叙利亚问题上撕裂中俄关系的目的达到,那么下一步,在伊朗问题上,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再次被撕裂,也就不可避免。

  美国在中俄否决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的草案之后,称俄中要为叙利亚的冲突负责。不知道这样说话的美国人,如何解释它多次以1票对14票,否决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议案,我们从来也没有见到美国的舆论会谴责美国,应为巴勒斯坦入联遭否决后的以巴流血冲突负责。退一步说,中俄若弃权,让美国支持的这份草案在安理会通过,最终让北约拿到军事干涉的授权,那么此后必然会发生的叙利亚国内内战流血,又将该由谁来负责呢?

  美国的舆论战手法还是比较高明的,对此,评论员认为,中国非常有必要,把否决这次草案的理由向国内外阐述清楚。中国支持叙利亚的民主与改革进程,但同样反对外来势力利用这个幌子,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私利,更要防止美英把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妖魔化。这个原则是中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确立,并非是今天突然为叙利亚而临时定制的。

  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多次谈到,对于中国而言,伊朗已经成为中国阻击美国对华金融战的前沿。但是,随着欧盟在制裁伊朗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美国交上一个成色还不太足的“投名状”之后,叙利亚就成了中国抗击美国对华金融战的前沿。因此,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必须给出一个清晰的战略姿态。在此问题上的任何模糊,都将给国家利益带来难以预测的损失。

  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美经济数据以假乱真勉强支撑,急需中东爆发战事

  ●就业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延续

  据路透社2月4日报道:美国1月份就业增速达到去年春天以来的最快水平。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1月份失业率下降0.2个%,至8.3%,为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经济学家预测失业率为8.5%。

  ●美国大城市房价连续下降

  本报综合消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1月31日发布的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显示,11月美国大城市房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仍然一波三折。

  标准普尔公司报告显示,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指数去年11月环比下跌1.3%,与前年同期相比跌幅高达3.7%。

  2月3日,在美国劳工部释放出这样一份数据良好的就业报告之后,美国三大股票指数再度冲高,道指已经接近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的高点,而纳斯达克指数则创造了11年来的新高。只可惜,美国股票市场的连续上涨,与美国其他经济指数相比,显得是那么的不协调: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下降通道,失业率仍然处高水平,这样的股票市场上涨,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观了。

  当然,我们绝不能低估美国人的金融魔术,美国人用数据忽悠的水平,可以说相当高超。在这里,评论员不妨按照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把美国的统计魔术稍微揭开一点:这次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为8.3%,环比下降了0.2%,创造了3年的新低,但是,另一面,我们必须看到,美国2012年1月计入劳动力队伍的适龄人口,比上个月下降了120万,如果把这部分人口算上的话,美国的失业率可不是8.3,而是9%,不是环比下降,而是环比增加。

  评论员认为,美国在其股票指数的相对高点,屡屡忽悠其经济数据是多么好,经济复苏的动力是多么稳定,其真正的目的,是要诱导更多的外国资金,流向美国资本市场。外国的投资者们若真相信了这样的忽悠,前去美国资本市场投资的话,被套估计也是个大概率的事件。评论员认为,美国忽悠经济数据还会继续下去,不过,随着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达到了3万亿美元的史无前例高点,美国忽悠全世界资金的手段与工具,也越来越少了,当然,美国现在还有QE3或者QE3变种仍没使出来,但是这已经差不多是美国的最后一个杀手锏了。一旦推出QE3或者QE3变种,还不能将美国的真实就业率提升的话,那么,美国托了4年之久的资产泡沫,恐怕将面临新的一轮考验。在国内经济与货币手段,越来越难奏效的情况下,评论员认为,一场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代理人战争,就更加成为美国的需要。下面再看右边两条消息……

   以色列不甘当炮灰;中国如何审时度势

  ●以色列副外长称快速制裁伊朗或可避免军事打击

  据路透社2月3日报道:以色列副外长阿亚龙当天在德国参加会议时称,快速对伊朗实施制裁或许可避免以色列作出军事打击伊朗的决定。

  ●美防长称以色列可能今春攻击伊朗核设施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月2日报道:美防长帕内塔当天表示,美国相信以色列“有很大可能性”将在今年4-6月袭击伊朗核设施,因为以方认定伊朗那时已经进入着手制造核弹的阶段。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官员在伊朗问题上的表态,可谓是相当地露骨。这充分反映了美国人对以色列袭击伊朗的高度渴望。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多次谈到,美国所希望的对伊朗战争,绝对不是美国直接参与的战争,而是一场由以色列出兵的“代理人战争”。因此,这不仅是对伊朗以及中俄欧的战略考验,对以色列自身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评论员认为,以色列非常清楚,自己若要袭击伊朗的话,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以色列而战,而是为美国而战。理由很简单,如果伊朗真的在开发核武器的话,美国早就名正言顺地轰炸伊朗了,根本不必等以色列来动手。美国之所以现在没有理由直接去打伊朗,正说明伊朗当前并没有搞核武器。虽然伊朗也许有这个意图,但意图不等于行动。

  既然伊朗没有搞核武器,以色列有什么理由袭击伊朗?要知道在常规战争能力上,伊朗并不比以色列差,以色列200万左右的人口,能够支撑这场常规战争么?到时候,伤亡的可都是以色列人啊。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以色列官员的上述表态,评论员认为,这既是以色列的真实心态的体现,也是以色列进一步让美国提高对伊战争补偿的公开要价。

  在叙利亚问题眼看要升级的同时,美以却在频繁就伊朗问题隔空喊话。这说明,叙利亚问题其实只是美国引爆伊朗问题的前奏。安理会为叙利亚进行辩论与交锋的背后,仍然是那个中、美、俄、欧都难以承受战略失误的伊朗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在中俄保持一定默契的同时,欧盟向美国提交的那份“投名状”,也必然会成色不足。欧盟既支持制裁伊朗,但又反对战争,既在IMF框架下提出人民币汇率问题,但同时又表示要“研究研究”。

  评论员认为,正确理解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各方仍然处在极大变数中的立场,对中国未来制定更为精确的中东问题策略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