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众传媒:如何打赢股价保卫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18:00 来源: 《中外管理》

  文 / 本刊记者 诸葛晓岚

  分众传媒的董事长兼CEO江南春,在2012年的新年之前,收到了一份自己绝不会喜欢的新年礼物。

  2011年11月21日,素有“中国概念股猎杀者”之称的浑水研究突然对分众传媒发难,建议投资者对持有的分众股票“强烈卖出”。此报告一出,分众传媒股价暴跌,最高跌幅逾60%。当日即有超过30%的市值蒸发。

  这是浑水公司第八次发报告做空中国公司。此前七次成功案例中,包括雨润、多元环球水务等境外上市中国公司中枪。而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无疑是狙击在多伦多上市的嘉汉林业——浑水的研究报告不仅让嘉汉林业约70亿美元的市值灰飞烟灭,更使其上演了被停牌、下调信誉评级以及被机构投资者诉讼索赔72亿美元的系列惨剧。

  倘若重蹈嘉汉林业覆辙,分众的新年,“年将不年”。

  但令人惊讶的是,12月24日,相关分析机构分析师对在美国上市的部分中国概念股给予了新评级和目标股价,其中,高盛公司维持分众传媒“买入”评级,目标价位为40美元。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分众的股价起起伏伏,竟然又回到了20美元的历史相对高位。

  这漫长的一个月,分众在与做空机构浑水研究的这场遭遇战中,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高调的反击者

  遭遇浑水狙击的这一个月,分众传媒难得地成为了一家高调的公司。

  11月21日、11月29日、12月11日,浑水先后三次对分众发难。其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分众传媒的问题主要有:LCD显示屏数量被欺骗性地夸大;在并购中故意支付过高价格;内部人交易等。而分众均在质疑第二日就立即发表声明予以回击。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称:“(报告)绝大部分的数据和内容都是存在曲解的,这种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为了规避对投资者的不良引导,我们有必要做出解释”。

  分众的主动回应,显然起到了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作用。然而这却仅仅是江南春“反空头战役”的第一步。

  就在分众发起反击的第二天,以投资擅长的复星国际就发布公告称,公司于美国时间2011年11月22日在公开市场斥资1035万美元购买了60.27万股分众传媒美国存托股份,每股价格约为17美元,截至23日,复星国际共持有22215644份分众传媒美股存托,约相当于分众传媒已发行总股本的16.42%。在业界看来,复星国际此次增持分众传媒股票,主要是为应对美国浑水公司对分众传媒发起的做空行为,给投资者以信心。分众与复星之间的良好关系成为江南春提振市场信心的又一法宝。

  而江南春的第三招则彻底保证了这场股价保卫战的胜利:11月24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管理层将通过大宗交易回购1100万美元的分众传媒美国存托股。这一天,分众股价开盘便大涨11%,盘中最高涨至18.36美元;截至收盘,分众传媒报17.70美元,涨幅达14.71%。

  快速回应、寻找强援与给市场以信心,这三招妙棋,帮助分众赢得了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中概股“三连胜”

  分众传媒并非对抗浑水并取得胜利的惟一案例,在江南春前后,同样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展讯通信和奇虎360,也让在空头市场呼风唤雨的做空基金灰头土脸了很久。

  2011年6月28日展讯通信遭到浑水公司的攻击质疑,迅速对质疑一一回复澄清,迫使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承认“误将疑点当作危险信号”。展讯股价亦快速反弹,截至7月11日收盘,股价比被质疑前还上涨近25%。十个交易日就扭转颓势,展讯通信的闪电回应及坦诚澄清,无异是其制胜利器。

  中国互联网企业奇虎360更是在与美国做空机构香橼进行了四轮交锋之后,股价逆势上涨,堪称中国企业“反做空”的典范——11月1日,香橼将矛头指向在美国上市的奇虎360,发布报告称奇虎360是“被资本市场最为误解、价值最被高估的中概互联网股票”,并给予其5美元目标价,此时360二级市场价格尚在20美元左右。当日奇虎360收盘下跌10.34%。11月16日,香橼再次发文质疑奇虎360,称其业务模式与车载视频媒体公司中国高速频道颇为类似,而后者在遭遇其质疑后已退市。12月5日,香橼又发布第三份质疑报告,认为奇虎360夸大了网址导航收入和网页游戏业务,并重申5美元的目标价。12月7日,不依不饶地再度出具标题为“奇虎360欺诈显而易见”的报告。

  奇虎360绝非任“空头”蹂躏的“软柿子”。香橼每次质疑的第二天,奇虎360均立即发布公开声明回应质疑,给予市场合理的解释与业绩的证明。结果在四轮交锋的一个月时间内,其股价上涨了近4%,12月12日收报19美元,可谓完胜香橼。

  及时回应,数据公开,信息披露与坦然面对,当这些手段被中国企业熟练应用时,空头们所幻想的纸上财富,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纸面之上。但这种被动防御的劣势却显而易见:空头机构所策划的负面信息带来的股价波动,不仅会打击市场的信心,更会大幅增加企业的公关成本——毕竟为随时可能出现的一份研究报告而让企业上下处于紧张状态之中,是每一家赴美上市企业的既定战略中都没有的。

  “反做空”利器

  如何让自己的股票在大洋彼岸的市场中表现优异、“百毒不侵”?因为“空头”在2011年对中概股的疯狂狙击,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更紧迫起来。

  香港布雷斯投资银行有着运作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丰富经验,其董事局主席张世贤给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沟通:在一个远离企业经营覆盖面的市场中,想要获得投资者信任,首先要让投资者了解。与其等做空者发难后被动“回应”,不如在被做空之前及时表态。收购行为、战略目标、未来预期以及市场合作,企业亲口把这些备受关注的信息告知投资者,显然比反驳质疑者的研究报告更有说服力。

  适时回购: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大量上市企业进行股票回购的行为,说明资本市场处于超跌阶段。而大股东出手回购股票,也在向股市传达企业股价被低估的信号,以此吸引投资者加大对企业的投资热情,提振公司股价。2011年至今共有64家中概股先后69次推出股票回购计划,披露金额总计30.4亿美元。

  信息透明:“空头”的一向原则是,“假定目标就是坏人”,虽然未必属实或完全属实,但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不够,真实数据往往云山雾罩,即便无孔不入的调查者也未必能了解透彻,这给了做空者以机会:既然了解破绽不容易,那么对手在被指控“这就是问题”后,要解释清楚“这不是问题”并为普通投资者所信服,同样不容易,而做空者要的只不过是短短几天的“时间差”而已。所以健康的企业收益表与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将最有力地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巩固市场信心。管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