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云”雾重重 谁主未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21:22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与物联网相关的“智慧城市”才是云计算最大的市场

  本报记者 佟文立报道

  云计算的概念发起于Google和Amazon等超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随着其商业模式的成功,时至今日,云计算已被认为是计算机业发展的新阶段,从而被赋予了很多产业和产品层面的意义。在中国,随着战略新兴产业国家战略的出台,各地掀起了一阵云地产热。但是,随着诸多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出台,“云计算”并未步物联网后尘,出台国家级的专项规划。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下拨资金支持的一批应用示范项目也更多地被视为中央政府还在鼓励各地试点对云计算进行“观望”。西部一个曾经宣布要打造百万台服务器云计算中心的城市的政府人士也曾对记者表示,“云计算还真是云里雾里”。随着各地云计算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园等“云地产”呈泛滥之势,已有专家提出国家应出台针对数据中心产业的指导性意见。

  在国内率先提出云计算价值链模型的世纪互联技术战略与政府事务部首席专家李志霄博士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国发32号文中其实已经使用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概念,数据中心作为支持网络运行的基础设施会成为和水库、电站一样重要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也会像水和电一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政府的确需要有顶层设计。而现实情况是中国的电信网络南北两张网,国际互联网ISP出口只有三个,数据中心拓扑结构应该有全国性规划。如果再考虑到能源价格、带宽、有无核心技术能力以及应用创新能力等因素,高耗电和运营费昂贵的数据中心产业就更应该是‘全国一盘棋’。”

  “其实云计算也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简单地概括就是‘硬件软件化、软件服务化、服务运营化和运营规模化’。”李志霄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还指出,传统的信息系统设计考虑的主要是单机环境,而云计算考虑的主要是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环境,也就是数据中心。

  针对美国云计算产业背后的技术和商业逻辑,李志霄分析道:“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战略可以分为两个流派。Apple,Google(加摩托)和Amazon已经打造了从内容、应用、云端到终端的垂直化生态系统,而Microsoft仍然坚守云端与终端的平台部分,其他部分全拉上合作伙伴,在微软的帅旗下一起打天下。”

  “不过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牌照发放和政府监管因素,云计算服务商在中国可能更类似电信运营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因此,Google和Amazon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中国不太可能被简单复制,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还有时间来探寻自己的路径。”李志霄不认为技术上的落后将导致中国未来的云计算产业将被已经成功的跨国公司所垄断。

  记者还注意到,“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阶段的2011年度课题中已经涉及到新型网络操作系统和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等内容。对此,李志霄认为,“从后台技术来看, Google和Amazon应该是有相当大的创新的,云计算技术的致高点是PASS,也就是作为后台开发平台的中间件,这将是对中国本土产业的一个挑战。根据摩根士丹利的评估,能够称得上是全球化PASS服务商的只有5个,包括Microsoft、Apple、Amazon、Google和Saleforce。当然,云计算也将对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和办公软件)的‘云’化提出新的技术要求。”

  国内专家一直强调的“安全可控”是中国云计算的底线,李志霄分析道:“操作系统虚拟化是个新的安全议题,因为云计算环境会带来新的角色。物理机上的虚拟机之间的隔离以及软件多租户之间的隔离是否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既是世界级的技术问题,也是对云运营商政策监管的要点。不过,局域网络的‘云化’没有带宽问题,如果作为私有云,电子政务云其实有利于文档一体化的集中管理和安全管控。”

  记者还发现,云计算在中国也并非云里雾里地没有落地,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对软硬件的租赁以及专业领域对超级计算机的在线使用都是带有云计算模式的成熟产业。对此,李志霄认为与物联网相关的“智慧城市”才是云计算未来最大的市场,“当然,电子政务、教育、医疗、安防以及交通等公共领域,对目前热衷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地方政府而言,是比较实际且收益明显的起步领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